重質碳酸鈣(ground calcite carbonate,GCC)是以方解石、白堊、大理石等礦石為原料採用機械粉碎方法生產的碳酸鈣粉體。那麼重質碳酸鈣發展現狀會是怎麼樣的呢?請聽筆者給您娓娓道來~
碳酸鈣產業被譽為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隨著亞洲需求以及工業生產水平的提升,世界重鈣市場的中心正在轉移,亞洲成為重鈣市場需求增長最快的區域。重鈣主要作為填充劑用在造紙、塑料、橡膠、塗料、密封劑等產業。近年來,隨著這些行業的迅速發展,重鈣的需求也在進一步增加,而造紙、塑料行業將對碳酸鈣需求量的增長起主導作用。
我國方解石資源非常豐富,CaCO3含量大於97%的優質方解石資源儲量豐富。目前重質碳酸鈣生產過程中一般不進行機械選礦,只進行簡單的洗礦和人工揀選。
目前,500目一下的產品採用干法生產,主要設備有雷蒙磨(懸輥磨或擺式磨粉機改進型)和輥磨機(壓輥磨、環輥磨、立磨等)。
對於D97>5μm的超細產品:一般採用干法生產,部分濕法研磨。主要設備有球磨機+分級機、輥磨機(包括帶內分級的環輥磨、立磨、壓輥磨、攪拌磨)等。
D97<5μm的超細產品,主要採用濕法工藝生產,主要設備有攪拌磨、砂磨機等。
球磨機+分級機組合可以加工D97在5-16μm的超細粉體,且可以在325目-2500目之間調節產品細度和粒度分布;特點是連續閉路生產、多段分級、單機生產能力較大。是目前國內外重質碳酸鈣生產線的主要生產技術之一。
環輥磨是近年來在超細GCC領域應用最廣的一種粉磨與超細設備。特點是粉碎比大、單位能耗低。產品細度可以在0.04-0.005mm(400-2500目)之間任意調節,加上精細分級機後可以生產1250目以上的超細產品。
立式輥壓磨:GCC細磨和超細磨的主要大型粉碎設備之一。特點是粉碎比大,產品細度可以在7-45μm之間調節;產品粒形較好,吸油值較低,特別適合生產人造大理石填料。單位產品能耗和磨耗較低,自動化程度較高。
濕法超細粉碎生產技術主要用於生產D60<2μm、D90<2μm、D97<2μm的造紙塗料及產品及超細填料(乾燥後用做塑料填料)。
一般採用1段或2段連續超細研磨工藝流程。主要由濕式攪拌研磨機或砂磨機及相應的儲罐和泵組成。
未經表面處理或改性的碳酸鈣,表面與樹脂或基料的相容性差,難以在基料中均勻分散,表面與有機樹脂或基料的作用力較弱,應用性能較差,在某些領域甚至不能使用。表面改性後應用性能顯著改善,填充量可以增大。重質碳酸鈣表面活化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化學包覆改性、機械力化學改性和複合改性。
主要用到的表面改性劑有硬脂酸、鈦酸酯偶聯劑、鋁酸酯偶聯劑和水溶性高分子等。
SLG型粉體表面改性機是江陰市啟泰非金屬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同研製開發的一種集粉體表面改性、混合、解聚於一體的非金屬深加工設備,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完善、改進,目前已在國內500多家粉體企業得到成功應用,並出口到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國內重質碳酸鈣行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
沒有認清輕鈣和重鈣的區別,事實上輕鈣和重鈣是根據生產方法的不同來劃分的,以方解石、大理石等為原料經機械粉碎及研磨等製取的產品稱重質碳酸鈣,通常以GCC表示;以石灰石為原料經煅燒、消化、碳化、結晶、乾燥製取的產品稱輕質碳酸鈣,通常以PCC表示。
在國內的碳酸鈣產品市場上,各企業對所生產的碳酸鈣產品的細度的表達方法各有不同,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長期下來,將對整個產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個統一的衡量產品細度的標準。
目前國內眾多的碳酸鈣生產企業。往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到了產品的顆粒度上,超細重鈣並不是只強調顆粒度指標的一種粉體材料,而作為一種工業的中間品,其應用性能更是最需要考慮的要素。過分追求顆粒度指標對於粉體材料的應用性能是不可取的。
面對自身的問題及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我國重鈣產業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重鈣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步伐,走科技含量高、低資源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使我國由碳酸鈣生產大國向碳酸鈣生產強國邁進。以上便是筆者對重質碳酸鈣發展現狀的詳細介紹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重質碳酸鈣發展將會是一片藍海愈來愈好~
更多重質碳酸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重質碳酸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