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2014年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銷量增32.5%

2014年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銷量增32.5%

2014-11-05 13:45:5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作為衡量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機器人產業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高度關注,主要經濟體紛紛將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機器人革命」正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並將影響全球製造業格局。

  今日起本報推出「機器人·產業創新做大做強」系列報導,深入探討我國如何抓住「機器人革命」的機遇做大做強機器人製造產業,以及這對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重塑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深遠意義。

  在國內最大汽車合資企業——上海通用汽車剛剛投產的瀋陽北盛三期車身車間總拼工位,每當焊接好的左右兩塊車身側圍,被自動上料機器人從空中精確送至地板總成周圍,上下兩層、16台機器人就開始旋轉身軀、揮舞手臂、焊花飛舞。只需短短46秒,工裝精度高達+/-0.2毫米的全新一代雪佛蘭科魯茲的車身骨架便焊接完成。

  「總裝工位是車身車間高節拍、高自動化率、高柔性的集中體現。」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介紹說,518台機器人的運用,不僅可以最多同時容納3個平台的5款車型共線生產,更讓車身車間自動化率達到93%。

  高自動化率的上海通用汽車北盛三期,只是機器人在我國工業領域眾多應用的一個縮影。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36860台,同比增長41%,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市場。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機器人正日益成為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由製造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重要手段。

  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銷量增32.5%,中國製造全速邁進機器人時代

  搬運機器人、焊接機器人、打磨機器人……

  走進廣州數控機器人加工中心,一台台即將交貨的機器人和它們的用戶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廣州數控董事長、總經理何敏佳告訴記者,自2006年涉足工業機器人產業以來,公司已累計銷售各類機器人約1200台套,覆蓋數控工具機、五金機械、電子等多個行業。

  瀋陽新松機器人公司也在為交付訂單而滿負荷運行著。公司總裁曲道奎介紹說,上半年公司訂單同比增長108%,主要增長點就是機器人。為此,公司首條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數位化生產線9月投產,年產能可達到5000台工業機器人。

  「人力成本逐步抬升、勞動力結構性供給下降,以及新興經濟體間競爭加劇、歐美已開發國家重新重視製造業等複雜局面,正倒逼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各行業對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的需求已呈井噴之勢。」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告訴記者,具有提高效率、提升品質、降低成本、避免事故、可在惡劣環境工作等優勢的機器人,正逐步滲透到我國汽車、電子等製造行業以及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中。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最新數據,印證了機器人在中國製造業市場的崛起。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工業機器人的銷量達3.36萬台,同比增長32.5%,預計全年將達到4.5萬台。工業機器人已廣泛服務於國民經濟25個行業大類、52個行業中類,涉及諸多製造業領域。

  不過,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每萬名製造業工人的機器人保有量,韓國為396個、日本332個、德國273個,世界平均水平58個,而中國只有23個,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空間仍然巨大。

  「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蘇波說,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日發布報告稱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年增長將達到25%以上,到2017年市場銷量將達到10萬台,工業機器人保有量超過40萬台。

  自主品牌逐步打破國際巨頭壟斷,去年銷量占國內市場1/4

  在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一台7年前生產,完成了1000餘萬焊點的焊接工作,同時也擁有長達300餘頁故障記錄的機器人格外引人矚目。公司總經理許禮進告訴記者,這是公司交付第一家用戶——奇瑞汽車公司的第一台機器人,也是埃夫特機器人持續改進的第一手寶貴資料。

  如今,使用近百台埃夫特工業機器人、生產節拍100秒/車、最大負載超過400千克的工業機器人焊接自動化生產線,已經在奇瑞汽車最先進的第六工廠順利運行了超過15個月。正是這條目前國內使用機器人數量最多、應用工藝最複雜的自主品牌機器人焊接生產線,一舉打破了國外機器人品牌在此領域長達30年的壟斷。

  「汽車焊接生產線堪稱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皇冠上的明珠。」許禮進說,從2007到2011年,汽車行業占中國機器人需求的59%。發那科、安川、庫卡和ABB四家國際巨頭幾乎壟斷了這一市場。近兩年,以安徽埃夫特、瀋陽新松、長沙長泰為代表的國產焊接機器人,逐步打破了跨國公司的壟斷。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趙傑認為,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從機器人應用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研發體系,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產業已經初具雛形。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顯示,2013年,自主品牌企業在我國銷售工業機器人總量超過9500台,占全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比重達到1/4。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減速器、伺服驅動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產業鏈也初現雛形。在服務機器人層面,以科沃斯、銀星等公司為代表的清潔服務機器人,已經有近100萬台走進了百姓家庭;在醫療、助老助殘等領域新近研發出的系列機器人樣機,也進入了示範應用階段。

  關鍵零部件沒有國產化,造成國產機器人成本高

  「雖然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有了較快發展,但與已開發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蘇波指出,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以三軸、四軸的坐標機器人和平面多關節機器人為主,六軸的多關節型機器人占全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比重不足6%。而外資品牌銷售的工業機器人中多關節型機器人占全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比重達到62%,自主品牌產品還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各領域的發展要求。

  目前,在我國工業機器人企業真正能賺錢的業務是系統集成。關鍵零部件沒有真正國產化,造成國產機器人本體成本遠高於國外同行,很難上規模。以165公斤六軸關節機器人為例,目前,國外產品的總成本大約在16.9萬元,國產機器人成本則高達29.9萬元。其中,僅減速機一項,國內企業的採購價是國外企業價格的將近5倍,僅價差就高達7萬多元。

  上海通用汽車瀋陽北盛三期車身車間經理賈永泉告訴記者,在設備招標採購時,他們也曾考慮過國產品牌的焊接機器人,評估結果是精度和可靠性都不錯,但由於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價格比國外產品高出70%—80%。

  不過,這一尷尬局面即將被打破。工業機器人四大核心技術之一、成本構成占據總成本25%的減速機,已被廣州數控攻克。何敏佳說,6年前,廣州數控投入兩組研發人員並行攻關,終於在減速機上取得重大突破。

  何敏佳說,掌握了機器人最核心的「四大件」,國產機器人就有了「定價權」。按照工信部2013年底發布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高端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45%以上。

  相關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更多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機器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