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2015年寧波一季度五大零售業態銷售額全部下降

2015年寧波一季度五大零售業態銷售額全部下降

2015-04-21 13:43:26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科技進步日益加速,零售業態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今百貨店傳統經營的許多項目已退出百貨店的經營範圍,如大家電、自行車等,而服裝、服飾、鞋帽、箱包類商品已成為百貨店的主營商品和利潤的增長點,使百貨店的傳統含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超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諸如「生鮮加強型」超市、「食品加強型」超市,已成為超市經營重點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標誌。只有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相應調整商品結構,形成商品經營重點與特色,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費者。

  寧波市商務委昨天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我市商貿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市零售市場平穩開局,累計實現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8.4億元,同比增長10.9%,排名全省第一,限上商品銷售額2723.2億元,同比增長8.5%,排名全省第三。

  生活必需品類成主力,通信器材類增速明顯

  從零售商品類值來看,通信器材類銷售在一季度表現頗為亮眼。隨著4G通信網絡的普及和信息消費的快速發展,通信產品更新換代的消費需求被大大推動,一季度我市限上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6%,在六大類商品類值中增幅最明顯。

  同時,限上生活必需品類和家居裝潢類也實現較快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4.7%和30.3%,分別拉動限上社零增長3.6和1.5個百分點。而我市原先的消費主力限上汽車類銷售,雖然同比增幅只有8.8%,低於限上社零漲幅,但由於其占有較大的市場比重,因此仍對市場有較大的拉動作用,在一季度拉動限上社零增長3.1個百分點。

  對於二季度寧波消費市場走勢如何,日前市商務委對全市76家重點零售企業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零售業預期總體平穩。28.9%的企業預計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將不同程度下降,27.6%的企業預計同比基本持平,43.5%的企業預計同比不同程度增長。

  五大傳統業態零漲五跌

  一季度我市五大傳統業態零漲五跌。監測的19家重點百貨商場、11家大賣場、8家連鎖超市、4家連鎖便利店和278家專業店零售額分別同比下降2.1%、2.6%、0.3%、7.7%和0.04%。

  對百貨、超市等傳統業態造成巨大衝擊的最主要因素當屬網購,而在帶來衝擊的同時,網購也極大豐富了購物環境和內容,方便了消費者,以一種新興形式促進了商貿業的繁榮。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市網絡零售繼續升溫,全市共實現網絡零售額92.88億元,排名全省第五,市內居民共實現網上消費96.1億元,排名全省第二。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電子商務園區數量最多的城市中寧波位列第九。

  而從網絡零售企業對二季度銷售額同比預期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0%的網絡零售企業認為二季度零售額將同比「增長20%以上」。

  住宿、餐飲業嘗試「觸網」轉型

  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市限上住宿業實現營業額10.1億元,同比下降0.5%,限上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4億元,同比增長10.5%,住餐業的形勢依然嚴峻。通過一項企業對二季度營業額的抽樣調查預期結果顯示,35家住餐企業中,42.9%的企業預計二季度營業額同比將不同程度下降,37.1%的企業預計同比基本持平,僅20%的企業預計同比增長10%以內。雖然抽樣調查有其局限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住餐業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尤其是住宿業,急需挖掘新的增長點。

  對此,當前不少住餐企業開始藉助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平台來尋求新的訂單,並通過大數據掌握消費動向,進而創新用戶體驗。一季度,我市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限上住宿業營業額達4247.9萬元,同比增長76.9%,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限上餐飲業營業額達3300.7萬元,同比增長196.4%。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零售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零售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零售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