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2016年上半年suv整體市場銷量占比數據

2016年上半年suv整體市場銷量占比數據

2016-07-29 09:15:24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相比前兩年鼎盛時期成績而言,中國品牌SUV在2016年上半年的整體市場表現可謂是大不如從前。長安CS75、北汽幻速S3、眾泰T600、江淮 瑞風S3、長安CS35等車型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我們可以發現,自2016年4月起,SUV銷量榜單前十中,自主品牌僅占4個席位,合資品牌的數量首 次超過了自主品牌,5月和6月份自主品牌優勢再度下降,所占席位已由巔峰時期的8款降至3款,而且中國品牌SUV車型在SUV細分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也存在著輕微的下降。

  汽車消費市場容量有限,而且向來就是個此消彼長的守恆圈。可以說,中國品牌通過價格優勢所維持的市場局面正在被合資品牌加速布局的SUV車型逐漸破解。那麼為啥中國品牌SUV目前開始略顯疲態?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同質化現象嚴重,各中國品牌SUV之間的「價格戰」已經開始白熱化。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中國品牌在售的SUV車型為62款,而到2015年,自主品牌在售的SUV產品迅速擴充到了110款,2016年當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現40款上下的SUV車型。毫無疑問,中國品牌如此密集地推出新車型,而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的研發水準均不高,自然很難保證其產品有持續的競爭力。

  當然,以北京現代為代表的合資企業紛紛加大了促銷力度,市場有所下沉,這對主打性價比的中國品牌SUV車型也產生了足夠大的衝擊。比如起亞獅跑和 ix35,它們的市場終端售價已經降到了12萬左右,並開始與中國品牌SUV車型混戰。而一旦合資品牌SUV車型與中國怕屁SUV車型價格接近,消費者往 往更傾向於選購合資品牌的產品,這就明顯的說明了中國品牌普遍在技術實力和品牌溢價能力上和外資品牌存在較大差距。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合資品牌對中國品牌 SUV發起價格戰,中國品牌的抵抗力不會太強。或許就是發現了中國品牌目前這樣的市場劣勢,大眾汽車所開啟的全新廉價車品牌計劃將於兩年內發布兩款SUV,屆時將不可避免地和中國品牌SUV車型一戰。

  是否中國品牌SUV正在複製此前其在轎車市場的境遇,即通過迅速的產品和價格優勢開拓市場,而隨後的「內部廝殺」和合資品牌的「下探反攻」,中國品牌便會 慘遭沉重的打擊?至少在我看來,現階段中國品牌只要抓住了微面SUV化風潮和中型SUV市場這個增量市場,就能夠為技術研發和拳頭產品的打造贏的時間,最 終形成抵抗合資SUV車型降價攻擊一股中堅力量。

  微面車型SUV化

  早在前兩年,北汽就基於後驅微面平台開發了幻速S3,市場表現相當不錯,上市以來的平均月銷輛超過了1萬。而前不久,長安CX70採用了和幻速S3 相同的 策略,用歐諾平台開發,採用前置後驅布局,並且提供7座版本的車型,但是塊頭明顯要比幻速S3大不少,上市不到不到2個月的時間,月銷已經逼近1萬輛大關。

  SUV汽車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上述說到的這兩款跨界於SUV與MPV領域、由微面底盤開發七座SUV車型,的確滿足了對「微面型」SUV車型有著剛性需求的二三線市場,畢竟這些細分客 戶的消費能力有限,對產品的核心消費訴求是皮實耐操,而且能裝東西。再加上不到8萬元左右的價格,就能夠買台塊頭這麼足7座SUV,開出去的面子感恐怕要 完爆同價位的轎車,想必這就是SUV化的微面車型能夠火起來的真正原因。

  憑藉微面平台成本優勢,如果將其打造成為SUV車型,既能做到把價格控制在6-10萬區間,又可以輕鬆做到7座布局空間,從而切出一個新的藍海市場,何樂而不為?

  中型SUV市場

  中型SUV細分市場發展迅猛,整體銷量持續攀升,逐漸成為新藍海,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近59%,市場潛力很大,尤其是尚處「藍海」的7座 SUV車 型。而目前主打該級別的中國品牌SUV很少,此外,合資品牌在該細分市場布局的車型也並度多見,算是為中國品牌SUV車型提供了機會。

  而且,一直以價格較低、空間較大取勝的中國品牌SUV,在布局中型SUV的過程依然可以主打性價比的優勢,憑藉更大的車身尺寸跨級競爭合資品牌更低級別的車型。因此,在小型和緊湊型SUV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汽車企業應該著力發掘中型SUV細分市場的潛力。

  2016年下半年,中國品牌的中型SUV將扎堆上市,比如說大邁X7、傳祺GS8、風行SX6、金杯蒂阿茲、眾泰SR8、力帆X80、川汽野馬T80等,屆時就看它們的銷量能否攪動SUV市場了。

  中國品牌比合資品牌更懂國內消費者的真實需要,而且對市場的反應更為迅速。即便合資品牌在研發、技術、品控、管理上有其先進之處,但在適應市場需求的靈活性上,的確是很難與咱們本土車企相匹敵的。其實不論是將微面轉化為SUV,還是主推中型SUV車型,都是廠家作出突破市場的一種方式,關鍵還是在於能否憑 借讓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力取得先機,拉出時間空檔為日後的技術升級做儲備,並在大浪淘沙式的汽車消費市場中保留一席之地。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