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國內養殖供給結構調整持續,終端商品價格底部回升,養殖效益大幅提升。生豬存欄減量,盈利擴大,肉雞生產恢復,扭虧為盈,蛋雞存欄持續上升,養殖結構調整和終端商品價格提升為飼料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上半年原料價格繼續下行,豆粕同比下跌6.2%,玉米同比下跌19.7%,飼料使用原料成本同比下降15%,飼料企業毛利率同比繼續增長,推動飼料企業淨利潤同比大幅增加。
從營業收入來看:
新希望、海大、正邦科技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77.89億、116.2億、86.94億,而從同比來看,海大和禾豐集團同比增幅較大,分別增加20.41%、18.09%。
從淨利潤來看:
依然是新希望、正邦科技、海大保持領先地位,淨利潤分別達到14.31億、6.1億、3.85億,而從同比來看,正邦集團和天邦集團同比增長明顯,分別增加226.8倍、10.58倍。
從飼料銷量來看:
新希望、海大、正邦仍然保持領先地位,飼料銷量分別達到690.14萬噸、323萬噸、242.37萬噸,而從同比來看,金新農和海大同比增長明顯,分別增加33.14%、23.28%。
從毛利率來看:
大北農、禾豐、天邦保持領先地位,飼料毛利率分別達到24.65%、15.12%、14.81%,而從同比來看,大北農和正邦同比增長明顯,分別增加3.83個百分點、2.05個百分點。
從研發投入來看:
大北農、海大、通威集團研發投入最多,分別達到2.07億元、0.96億元、0.73億元,而從同比來看,金新農和新希望增幅最大,分別增加74.77%、14.48%。
在飼料總量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隨著養殖量的減少及養殖技術的提升,行業分化加劇,飼料企業積極向養殖產業鏈延伸,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原材料波動加劇,領先企業在原料採購和降成本方面優勢更加明顯,毛利率保持良好增長,同時市場服務能力和銷售範圍不斷擴大,在對海外市場的探索和投資逐步增加,領先企業優勢進一步加強,加速了劣勢企業的退出,飼料企業數量會持續下降,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更多行業動態請查閱《2016-2021年中國牲畜飼料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飼料企業向產業鏈延伸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以「基地+終端」的模式得到快速發展,促進傳統飼料業務轉型。飼料行業與上下游產業的聯繫緊密,養殖、食品等產業空間都十分巨大,在部分產業鏈企業成功的商業模式示範帶動下,更多的飼料企業加大了對產業鏈養殖延伸的探索。
未來隨著大數據開發和技術進步、以及金融業務對農業的支撐服務落地、資本市場與行業的緊密結合,更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將有所呈現。
更多飼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飼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