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併購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併購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併購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併購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併購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併購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併購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併購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併購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併購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巴克萊銀行印度分行融資與併購業務主管阿倫・賽加爾表示,在股市波動的背景下,未來 12 至 18 個月印度的併購交易量可能會回升。賽加爾周六在孟買舉行的《鑄幣》印度投資峰會上表示:「如果你是一家尋求籌集資金、想要退出投資的公司,這種市場波動不一定是有益的,而併購確實能為人們提供確定性。」賽加爾稱,隨著估值下降,流入印度的併購活動,尤其是來自金融投資者的併購活動可能會增加。賽加爾指出,過去幾年,由於股票資本市場收益頗豐,印度的併購交易量一直處於低位。
《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落地已滿半年。Wind數據顯示,按公告最新披露日統計,2024年9月24日(「併購六條」發布日)至2025年3月23日,A股上市公司累計更新重大資產重組方案189單,併購市場活躍度持續攀升。進一步來看,上述案例里,硬科技領域併購愈發勃興,其中,產業鏈整合成主流、跨界併購的案例陸續湧現,併購交易方式愈發靈活,跨境併購也逐漸升溫。高盛(中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索莉暉表示,「併購六條」為上市公司運用併購重組培育新動能提供政策支持,顯著激活了A股市場的併購重組活動。這體現出政策對市場的驅動作用。(證券日報)
摩根史坦利聯席總裁Dan Simkowitz表示,在客戶評估川普政策變化之際,企業間的併購活動和新股發行交易「肯定處於暫停期」。3月18日,Simkowitz在摩根史坦利歐洲金融會議上表示,「由於政策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交易的門檻很高。不過,它們只是暫停了,並沒有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