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的最新市場調研揭示了熱風爐行業的品牌影響力。2024年,熱風爐市場迎來了新的變化,各大品牌在產品質量、技術創新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在2024年熱風爐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這些品牌在熱風爐的生產和供應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不僅在國內市場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也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2024年熱風爐品牌排行榜的詳細排名為中冶賽迪MCC、中冶京誠、BSIET、中冶南方WISDRI、中冶鋼構、寶鋼工程、山冶設計SDM、中國一冶、中冶東方、安耐克ANNEC。
表1:2024年熱風爐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稱 | 企業名稱 | 省份/地址 |
---|---|---|---|
1 | 中冶賽迪MCC |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2 | 中冶京誠 |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 | BSIET | 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4 | 中冶南方WISDRI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湖北省 |
5 | 中冶鋼構 | 中冶(上海)鋼結構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6 | 寶鋼工程 | 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7 | 山冶設計SDM | 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 山東省 |
8 | 中國一冶 |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 內蒙古 |
9 | 中冶東方 | 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山東省 |
10 | 安耐克ANNEC | 鄭州安耐克實業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中冶賽迪始創於1958年,隸屬於中冶集團旗下,是以高端諮詢為引領,以鋼鐵工程技術、智能信息化、城市建設、綠色環保為主營業務的大型工程技術企業集團
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中國五礦集團所屬中冶集團的核心子公司。其前身重慶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系國家鋼鐵工業設計研究骨幹單位,1958年為發展西南地區鋼鐵工業,由冶金工業部鞍山黑色冶金設計院遷渝成立,2003年改制成立股份公司,2011年成立集團。現已由一家專業化的鋼鐵設計院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大型工程技術企業集團,形成了「以高端諮詢為引領,以鋼鐵工程技術、智能化信息化、城市建設、綠色環保為四大板塊」的業務體系,並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參與鄉村振興建設。
中冶賽迪總部位於重慶,在海內外設立了20餘家子公司,具備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公司擁有4000餘名員工,擁有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工程監理大師、重慶市勘察設計大師等一批行業領軍人物,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4人、專業執業資格者1700餘人。
中冶賽迪是新中國鋼鐵事業的開拓者與主力軍,為新中國建立起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形成合理的鋼鐵布局、推動鋼鐵工業現代化做出重要歷史貢獻。在新的時期,中冶賽迪肩負中冶集團打造冶金建設國家隊「領跑者」的使命和責任,引領中國冶金實現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高效化發展。中冶賽迪是代表中國工程技術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率先實現中國鋼鐵工程技術從引進到輸出的轉變,承擔了一批「一帶一路」重點工程項目,推動國際產能與裝備合作,帶動中國冶金全產業鏈、全系統走向海外。
中冶賽迪將60餘年服務工業的領域知識與智能化信息化前沿技術相結合,構建起涵蓋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智能方法和產品、大數據和雲計算、自動化和數位化設計的五位一體大數據智能化生態體系。建設了基於自主晶片架構的數字基礎設施——賽迪雲,自主研發打造鋼鐵行業全流程實戰應用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在鋼鐵行業實施了一系列全球首創性的智能製造項目,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了長流程鋼廠的智能製造。
中冶賽迪創新能力突出,建有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10餘個省部級以上研發平台,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4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擁有有效專利2000餘項,主編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106項。
國內較早從事冶金工程諮詢、設計、工程承包業務的大型企業,知名工程技術公司,業務涉及冶金、城建、水務等領域,具有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專業化的工程技術團隊,擁有較強的工程技術實力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冶京誠)是我國較早從事冶金工程諮詢、設計、工程承包業務的大型科技型企業,是由冶金工業部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改制成立的國際化工程技術公司,是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核心骨幹子企業。
中冶京誠的歷史起點,最早可溯源於鞍山1951年7月16日成立的鞍山鋼鐵公司設計處,以及1952年12月成立的重工業部鋼鐵局212設計組。1955年1月,由鞍山鋼鐵公司黑色冶金設計公司、重工業部鋼鐵局設計公司合併成立重工業部黑色冶金設計院;1956年2月,由鞍山遷到北京,同年6月被命名為冶金工業部黑色冶金設計總院;1966年12月10日改名為冶金工業部北京鋼鐵設計院;1978年9月5日,被命名為冶金工業部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協助冶金部進行鋼鐵設計技術業務管理工作;1994年,經國家批准組建中冶集團,將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劃歸中冶集團;2001年,正式更名為中冶集團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2003年11月28日,改制成立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成為股權多元化的現代科技型企業;2017年,公司進行組織機構調整,形成了「3+1+1」的事業部發展模式;2021年,公司明確了「1+2+N」一核、兩強、N增長的總體業務定位,邁向「十四五」嶄新征程,走向更加壯麗的新篇章。
作為「冶金建設國家隊」的排頭兵,中冶京誠牢牢矗立於國家鋼鐵工業建設的前沿領域。公司擁有包括智能化料場、高效長壽高爐、全系列轉爐、超高功率電爐煉鋼系統、真空精煉系統裝備、特殊鋼冶煉連鑄生產線、世界首套(φ1000mm)圓坯連鑄機、世界較大厚度(450mm)直弧型板坯連鑄機、寬厚板全線裝備和控制、酸軋聯合機組、世界首條高速(120m/min)靜電粉末彩塗機組、世界較大規格(φ219mm)CPE頂管機組、棒材全線裝備和控制、110m/s高線精軋機組和控制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專業產品。
始創於1973年,首鋼集團控股旗下,以焦化/燒結球團/煉鐵/煉鋼/軋鋼/工業爐六大工藝為主體,從事鋼鐵工程、能源環境、建築市政領域的規劃諮詢/工程設計/設備成套/工程總承包/工程監理/生產服務/工程造價諮詢等工程技術服務業務
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首鋼國際工程公司,英文簡稱BSIET)始創於1973年,是由原北京首鋼設計院改制成立、首鋼集團相對控股的國際型工程技術公司,註冊資本15000萬元,員工1000餘人,擁有中日聯、考克利爾、山西首鋼國際、貴州首鋼國際、首設冶金科技、首鋼築境等12家投資公司。
首鋼國際工程公司擁有國家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取得冶金三維仿真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認定,跨入了國內冶金工程技術公司的前列。主要從事鋼鐵工程、能源環境、建築市政領域的規劃諮詢、工程設計、設備成套、工程總承包、工程監理、生產服務、工程造價諮詢等工程技術服務業務。
作為冶金行業專業齊全的工程技術公司,首鋼國際工程公司依託首鋼集團多個鋼鐵基地建設和生產實踐,以焦化、燒結球團、煉鐵、煉鋼、軋鋼、工業爐六大工藝為主體,開展冶金工程技術創新和工程化應用;並為國內外百餘家鋼鐵企業提供專業的工程設計與總承包服務,並向工程前期諮詢與後期生產性技術服務兩端實現服務領域延伸。圍繞鋼鐵冶金節能減排、產線升級、提質增效,加強有特色的專項工藝技術、裝備技術研究。加強優勢技術的研發、包裝和推廣,實現鋼鐵技術服務業做優做強。
依託多年在冶金行業積累的能源環境優勢技術和工程業績,公司圍繞區域綜合能源領域的物質流、能源流、排放流持續開展技術研發、技術創新,實現技術延伸、技術拓展。在海水淡化、水體治理、發供電、固廢處理(垃圾發電)、大氣治理、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加強技術研究,大力開發市場,開闢更廣的市場領域。
首鋼國際工程公司積極推進首鋼北京園區規劃、曹妃甸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園區規劃設計建設和,協同首鋼靜態交通等新產業打造,積極進軍城市復興產業,拓展建築類市場和工業遺存改造業務,努力實現退城入園等老工業區改造業務延伸。大力拓展民用建築、鋼結構住宅、被動房、地下綜合管廊及城市基礎設施等業務,打造建築產業的勘查、諮詢、規劃、工程設計、實施建設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
首鋼國際工程公司在裝備材料領域已形成一整套具有現代項目工程管理特點的完善招投標管理體系,為工程項目招投標提供多方位服務。以公司強大的非標設備開發設計和設備成套能力為後盾,秉承工程公司多項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緊緊圍繞自有智慧財產權和成熟技術等核心裝備的研發,大力開展以「SG型」新能源智能化重載運輸車、海水淡化、高爐無料鍾爐頂等多項自有智慧財產權核心裝備的組裝、總裝,通過基地孵化、培育,加速技術產品化,拓展市場,並激發衍生服務業務,打造數據中心和維檢平台,促進產品向服務型產業化發展。
首鋼國際工程公司積極拓展海外業務,與國內外合作夥伴和國際知名工程公司開展技術交流與商務合作,與普瑞特、西馬克、NSC、CMI、達涅利等國際知名公司建立了合作機制,同中工國際、中國技術進出口公司、北方國際等國內企業開展國際項目合作。
依託「四全」服務體系,為200多個客戶完成了近800項優質工程。公司為武鋼、太鋼、包鋼等100餘家鋼鐵企業提供鋼鐵工程與節能環保技術服務,為北京、長治、酒泉等60餘個城市提供了規劃建築與基礎設施工程技術服務。海外工程業績遍布巴西、韓國、衣索比亞等20多個國家。
始創於1955年,在鋼鐵/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環保/民用建築/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等多領域協調發展的綜合型工程公司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冶南方」)是集雄厚的專業技術實力、工程實施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於一體,在鋼鐵、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環保、民用建築、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等多領域協調發展的綜合型工程公司。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
中冶南方傳承六十餘年研發、工程諮詢、工程設計、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經驗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始終與世界先進技術同步,並自主創新實現技術和裝備的國產化,建有「國家鋼鐵生產能效優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綿城市技術研究院和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設有博士後工作站,擁有中試、製造基地,獲得國家、省部級優秀工程設計獎、發明獎、科技進步獎600餘項,完成國家重大科研課題10餘項,擁有三千餘項專有技術、專利技術,主編及參編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百餘項。
中冶南方辦公環境優美,技術開發條件優良。匯聚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擁有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4人,高級職稱技術人員占35%以上。設有17家子公司、1家分公司。主辦國家核心科技期刊《煉鐵》雜誌。
中冶南方以創建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工程公司為目標,承擔並完成了數百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增值的服務。以鞍鋼1780mm大型寬帶鋼冷軋生產線工藝裝備技術國內自主集成與創新、印尼德信350萬噸全流程鋼鐵基地、武漢光谷中心城、武漢光谷大道高架、遷安九江線材1×100MW超高溫亞臨界煤氣發電、武漢二妃山棄渣場綜合治理、深圳老虎坑城市垃圾焚燒發電、廣州石井15萬噸/d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等一大批項目的成功實踐為代表,中冶南方成為鋼鐵、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環保、民用建築、智能製造與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具有競爭力的工程承包商和技術服務商。
鋼結構工程建設領域佼佼者,以上海寶冶鋼構為主體,整合中國二十冶、上海五冶的在滬鋼結構業務而成立,集研發、設計、製造、安裝、建築系統為一體新型鋼結構裝配式建築企業,擁有鋼結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製造特級資質、輕鋼設計甲級資質,並參與了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承建多個公建、市政公用領域項目
中冶(上海)鋼結構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五礦、中國中冶的重要骨幹子企業,於2018年4月以上海寶冶鋼構為主體,整合中國二十冶、上海五冶的在滬鋼結構業務而成立,企業註冊資本金10億元。
公司前身從冶金領域光榮起步,1954年參建武鋼,1966年建設攀鋼,1978年建設寶鋼,歷時60餘載轉戰大半個中國,承擔了中國主要冶金類鋼結構工程建設,是國內較早從事鋼結構業務的建築企業。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就實現了從冶金領域向大型公建、市政公用領域的華麗轉身,聚焦「高大精尖優特」項目,承建了廈門國際會展中心(1-5期)、南京奧體中心、國家體育館(鳥巢)、中國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珠海中心、廣州白雲機場、上海世博會主題館、上海迪士尼、科威特中央銀行大廈等一系列重大標誌性的工程。中冶鋼構成立以後,又承建了北京冬奧會雪車雪橇中心、高山滑雪中心,廈門新體育中心、大連梭魚灣專業足球場、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天津和廣州國家會展中心、黃河國家博物館、珠海橫琴總部大廈(二期)、南京金融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合肥西站、美的上海總部大樓、柬埔寨金邊機場航站樓等一系列標誌性項目。
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鋼結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製造特級資質、輕鋼設計甲級資質,具有行業競爭力的科研平台,主編、參編了國內主要的鋼結構國家、行業標準,擁有以美標、歐標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認證,具有全產業鏈整體優勢,沉澱了一大批先進的技術,培養了一大批領軍人物和優秀的管理人才。
公司將以「高標準、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和謀劃未來的發展,以「回報股東、造福員工、客戶滿意、美好鋼構」為企業使命,堅持高質量、高技術的發展思路,堅持走「專業化、品牌化、區域化」的發展道路,肩負打造「中冶鋼構」新品牌的發展重任,打造集研發、設計、製造、安裝、建築系統為一體,成為具有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型鋼結構裝配式建築企業。
成立於2010年,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旗下,在焦化/轉爐煉鋼/板坯連鑄/長材/冷軋等工程技術領域已達國內一流水平
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鋼工程)是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全資的專業化工程技術平台公司,是中國寶武「一基五元」中「智慧服務業」板塊的核心構成,是中國寶武「研究開發、工程集成、持續改進」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一環,總部位於中國上海,註冊資本28.3億元。幾十年來,寶鋼工程貼身服務中國寶武鋼鐵主業,實施工程技術裝備產業升級,緊密伴隨參與了鋼鐵主業的跨越式發展,同步也實現了寶鋼工程自身發展從小到大、從點段區域到全流程鋼鐵工程技術的能力跨越,在焦化、轉爐煉鋼、板坯連鑄、長材、冷軋等工程技術領域已達國內一流水平。與此同時也實現寶鋼工程在綠色建築工程、綠色節能環保、智能工業產線等領域工程技術能力的茁壯成長。
寶鋼工程前身為上海寶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由原寶鋼設備製造部改制而來,2004年吸收合併上海冶金設計研究院、寶鋼設計研究院。原寶鋼集團為更好整合工程技術系統資源,提升服務鋼鐵主業能力,進一步吸納整合相關業務單位組建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於2010年4月16日揭牌成立。2016年,中國寶武恢復設計院建制,中國寶武設計院與寶鋼工程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方式運作,明確設計院作為中國寶武總部部門履行職責。2018年9月,新疆鋼鐵設計院正式加入寶鋼工程;2020年1月,寶鋼工程整合管理馬鋼設計院等單位;2021年4月,寶鋼工程託管昆鋼設計院等單位,以嶄新的姿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寶鋼工程可提供全流程的規劃諮詢、測繪勘察、設計施工、項目管理、工程監理等工程技術服務以及低碳、綠色、智慧為特徵的工程專業化服務產品,服務領域主要涉及全流程鋼鐵工程技術、城市建設、節能環保、智慧製造等方面。幾十年來,寶鋼工程在服務中國寶武鋼鐵主業的基礎上積累了豐富的工程技術服務能力,並先後參與了先後參與完成了鞍鋼、首鋼、沙鋼、河鋼、山鋼、三鋼、東海鋼鐵、柳鋼、華菱、中鋼等國內鋼企的精品鋼產線新建和改擴建工程,業績遍及全國省直轄市自治區,海外市場業績拓展至韓國、印度、日本、巴西、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沙特、阿爾及利亞、納米比亞、俄羅斯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
截至2022年5月,寶鋼工程擁有在職員工1800餘人。其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1500餘人,中高級技術職稱1300餘人,國家各類註冊執業資質人員500餘人,先後有5名員工獲評中國寶武工程科學家、上海市寶山區拔尖人才、上海市寶山區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上海市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3名員工獲評安徽省省屬企業「538英才工程」領軍人才,5名員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寶鋼工程既要傳承好中國寶武130年來發展所積累和沉澱下來的工程管理、技術能力,在中國寶武「億萬千百十、五四三二一」戰略目標建設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體系能力建設中繼續發揮專業化工程技術平台公司作用。同時,寶鋼工程更要繼往開來,以「成為全球領先的鋼鐵及先進材料產業設計院和工程技術服務商」為願景,以「引領低碳、綠色、智慧工程技術,服務產業生態圈高質量發展」為使命,堅守「是低碳、綠色、智慧鋼鐵及先進材料業核心工程技術與系統解決方案的根基和保障;是產業生態圈企業極致專業化發展的工程技術支撐服務平台;是中國寶武產業發展「謀、投、建、改、退」的參謀部、智囊團」的戰略定位,在中國寶武從技術、效益、規模三個維度加速實現「成為全球鋼鐵及先進材料業引領者」願景的過程中,把人、技術、數據作為寶鋼工程核心資產,依託自身在產業生態圈中的專業化能力,凝聚共識、全力以赴,與海內外夥伴共創美好未來。
創立於1959年,業務範圍涉及冶金/礦山/工業與民用建築/電力/建材/化工等工程勘察設計和工程總承包
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山冶設計」,英文簡稱SDM)創立於1959年3月,1997年劃歸萊鋼集團,2009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註冊資本2.5億元。伴隨著中國鋼鐵業的發展壯大,目前已經發展為集投資、諮詢、設計、建設、運營於一體,能夠為用戶提供世界綠色冶煉優秀技術,為用戶提供全流程一攬子技術服務的優秀的國際化工程技術公司。
SDM擁有國家頒發的冶金行業工程設計甲級、建築行業建築工程設計甲級、建材行業非金屬礦山工程設計甲級及同等級別的工程諮詢、規劃、工程總承包資質;擁有市政行業、電力行業、環境工程專項、化工石油醫藥行業、環境影響評價、工程測量等乙級資質;擁有水土保持方案編制資格、擁有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許可證。擁有建築業企業施工資質、環保工程承包資質。
經過多年的努力,業務範圍涉及冶金、礦山、工業與民用建築、電力、建材、化工等工程勘察設計和工程總承包及總承包項下的設備材料銷售、施工、安裝、調試、人員培訓、建造,以及工程監理、技術諮詢、技術改造、環境影響評價等鋼鐵企業發展建設的成套解決方案,具備規劃、設計、總承包1000萬噸級綜合鋼鐵項目能力,涉足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租賃等多種商業運作模式。
在新轉型的城鄉建設領域,業務範圍涉及市政道路、橋樑、地下綜合管廊;城市、農村水體環境;特色小鎮建設;城鄉供熱、分布式能源等綠色能源;固廢危廢處理處置、靜脈產業園建設;土壤修復;融合物聯網網際網路技術的智慧化等新興領域。能夠為客戶提供投資運作、設計、工程建設、生產運營等全產業鏈的「一站式」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
國際化的SDM依靠集團資源和優勢,把多種技術服務模式和經營模式推廣到了大半個中國的鋼鐵企業,並順應國際市場需求在印度、印尼、泰國、巴西、波蘭等國家和地區廣泛開展技術服務和工程建設合作。
中國一冶是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的旗下重要骨幹子企業,集工程施工總承包、房地產開發、鋼材深加工為一身的現代化大型綜合企業,擁有公路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冶煉工程四項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是新中國較早成立的冶金建設企業,參與了全國40多個知名鋼鐵企業的建設
中國一冶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五礦和上市公司中國中冶的重要骨幹子企業,是集工程施工總承包、房地產開發、鋼材深加工為一身的現代化大型綜合企業。擁有公路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冶煉工程四項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以及公路行業、建築行業、市政行業、冶金行業、人防五項甲級設計資質,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四特五甲」資質的施工企業,同時還擁有機電安裝工程等多項專業資質。
中國一冶現有員工6000餘人,註冊資本20.19億元,綜合授信額度達到600億元,擁有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3個省、市及中冶集團工程技術中心,多次被評為全國建築業先進企業、全國優秀施工企業。
近年來,中國一冶先後投資建設了武漢市二環線、姑嫂樹路改造、長豐大道、東湖綠道、青山江灘綜合整治、軍運會會場及環境整治綜合、白銀市地下綜合管廊、玉林市福綿機場提升等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項目投融資及建設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雄厚的實力。
始於1957年,國內具有產業鏈競爭優勢的全生命周期工程技術服務商,以工程技術研發、設計和諮詢、EPC工程總承包及相關服務為主的科技型企業
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旗下的骨幹企業,是上海寶冶集團EPC全產業鏈業務模式的龍頭企業,是以工程技術研發、設計和諮詢、EPC工程總承包及相關服務為主的科技型企業。
中冶東方是新中國鋼鐵工業的開拓者,其前身成立於1957年的冶金部包頭鋼鐵設計研究總院,是行業內實力雄厚、聲譽卓著的國家甲級設計研究院。60年來,中冶東方親歷並見證了新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全過程,為國內外數百家客戶提供了數千項工程技術服務,業績遍布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包鋼、酒鋼、西寧特鋼等國內大中型鋼鐵公司均是中冶東方的客戶,不鏽鋼領域市場份額占到國內市場70%以上。
中冶東方是冶建領域EPC全產業鏈模式的先行者。2016年中冶東方與上海寶冶實施戰略重組,整合融合發揮優勢互補到極致,構建起了從規劃、諮詢、設計到施工的全產業鏈支撐體系和生產、維護全生命周期運營服務體系。
中冶東方是冶金建設國家隊的扛鼎者。在堅持走高技術建設之路的戰略定位下,依託多專業的系統集成優勢,中冶東方具備鋼鐵工業全流程技術服務,並在不鏽鋼、有色金屬、鐵合金等領域獨占鰲頭,在以鋼軌為代表的大型材領域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可為客戶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和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
中冶東方是工業節能環保領域的踐行者。中冶東方堅持科技引導,在現代化綜合封閉原料場、焦爐/燒結/球團煤氣脫硫脫硝、燒結豎冷窯餘熱回收、餘熱發電、干法/濕法除塵、污水處理及回用等領域深耕新作,業績累累。
中冶東方是新興產業的領跑者。依託自身技術實力,中冶東方投身市政民建,在城市綜合管廊、城市管道直飲水、城市集中供熱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業績良好。
新時代,新征程。中冶東方牢記「建精品工程、鑄長青基業」的光榮使命,秉承「超越自我,敢為人先」的企業精神,弘揚「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樸實厚重的中冶精神,為打造「具有產業鏈競爭優勢的全生命周期工程技術服務商」的美好願景,闊步前行。
安耐成立於2003年,是以輸出高風溫、長壽命、低能耗高爐熱風爐技術、EPC總承包工程及配套耐材製造及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持參與起草國家及行業標準10項
鄭州安耐克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9月,美國上市,股票代碼:ANNC,總部位於河南省新密市。公司是以輸出高風溫、長壽命、低能耗高爐熱風爐技術、EPC總承包工程及配套耐材製造及為核心業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擁有安耐克富良、安耐克富華、安耐克富鋼和安耐克富寶4個生產公司、安耐可(北京)工程公司、安耐克窯爐公司以及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後研發基地、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等多個研發平台,並與國內多家知名院校合作,建立了頂燃式熱風爐CFD數模、冷態、熱態仿真綜合實驗室,為開發長壽命、高風溫、低能耗高爐熱風爐提供數據基礎,為研發測試新型熱風爐技術搭建實驗平台。公司依託該平台,開發的「超大型高風溫頂燃式熱風爐裝備技術開發與應用」和「頂燃式熱風爐用耐火材料技術規範」項目,對高爐熱風爐科技發展和耐材技術進步起到了示範和引領作用,推動了全球超大型高爐採用頂然式熱風爐技術的發展趨勢。
安耐克致力打造產業生態,推進熱風爐行業標準化體系完善,公司主持參與起草國家及行業標準10項,多次榮獲國家冶金科學技術獎及河南省科技進步獎,著力提升「中國技術」、「中國標準」的國際影響力。
公司立足智能製造,奉獻綠色產品,為全球六百多座大中型高爐兩千餘座熱風爐配套了耐火材料,為江蘇沙鋼、首鋼京唐、寶鋼湛江、越南河靜等特大型高爐配置的熱風爐集成了核心耐材。並積極推進焦化、燒結、鐵前鋼後等耐材技術的協同創新與共同發展。
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安耐克形成了行業獨特的「四驗收十三點檢」質量精益管控和追溯體系,用匠心品質將「中國製造」推向世界各地。
靠創新驅動產業技術升級,安耐克始終專注於熱風爐技術的自主研發與創新,積澱了十餘年的熱風爐技術研發與創新經驗。基於行內先進的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公司與中冶京誠合作,在深入研究卡盧金式頂燃和旋切式頂燃熱風爐運行數據基礎上,不斷優化頂燃式熱風爐系統結構與耐火材料標準化配置,歷經千餘次試驗,通過數模、冷態與熱態實驗驗證,成功研發了第4代頂燃熱風爐(安耐克式),突破國外熱風爐領域技術壁壘,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集成公司專利和專有技術60餘項,具有高風溫、長壽命、低能耗等領先優勢,助力鋼鐵工業綠色發展,以EPC總承包模式新建及改造了國內外600m³至3000m³高爐100餘座熱風爐工程。
緊跟「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步伐,第4代頂燃熱風爐(安耐克式)成功進入越南和發鋼鐵、印度RASHMI鋼鐵、河鋼塞爾維亞鋼鐵等國際市場,使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產品走出國門,與沿線各國共享發展成果!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1328-2014 | 海水淡化反滲透系統運行管理規範 | 2014-12-05 | 2015-06-01 |
YB/T 4960-2021 | 冶金企業污染場地地下水抽提技術規範 | 2021-05-17 | 2021-10-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611093768.3 | 一種綜合管廊的天然氣艙 |
2 | ZL201210160682.3 | 一種中厚板滾切式定尺剪裝置 |
3 | ZL200810105097.7 | 一種環保型底濾法高爐爐渣處理設備及處理方法 |
4 | ZL201010605762.6 | 承壓式一體化冶金污水淨化處理裝置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41017-2021 | 水回用導則 污水再生處理技術與工藝評價方法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36625.3-2021 | 智慧城市 數據融合 第3部分:數據採集規範 | 2021-04-30 | 2021-11-01 |
GB/T 39270-2020 | 電壓暫降指標與嚴重程度評估方法 | 2020-11-19 | 2021-06-01 |
GB/T 1048-2019 | 管道元件 公稱壓力的定義和選用 | 2019-05-10 | 2019-12-01 |
GB/T 1047-2019 | 管道元件 公稱尺寸的定義和選用 | 2019-03-25 | 2019-10-01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14909-2021 | 能量系統?分析技術導則 | 2021-04-30 | 2021-11-01 |
GB/T 34191-2017 | 鋼鐵行業帶式焙燒機焙燒球團熱平衡測試與計算方法 | 2017-09-07 | 2018-06-01 |
GB/T 33463.1-2017 | 鋼鐵行業海水淡化技術規範 第1部分:低溫多效蒸餾法 | 2017-02-28 | 2017-11-01 |
GB/T 32489-2016 | 軋鋼加熱爐節能運行技術要求 | 2016-02-24 | 2017-03-01 |
GB/T 32287-2015 | 高爐熱風爐熱平衡測定與計算方法 | 2015-12-10 | 2017-01-01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9186-2020 | 鋼鐵行業項目節水量計算方法 | 2020-10-11 | 2021-05-01 |
GB/T 37136-2018 | 電力用戶供配電設施運行維護規範 | 2018-12-28 | 2019-07-01 |
GB/T 32155-2015 | 袋式除塵系統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 2015-10-09 | 2016-05-01 |
YB/T 062-2021 | 冶金工業爐燃燒器技術條件 | 2021-03-05 | 2021-07-01 |
YB/T 160-2021 | 冶金工業爐燃燒器性能試驗方法 | 2021-03-05 | 2021-07-01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2037-2015 | 工業窯爐燃燒節能評價方法 | 2015-09-11 | 2016-04-01 |
YB/T 4965-2021 | 軋鋼加熱爐煙氣餘熱回收利用技術規範 | 2021-05-17 | 2021-10-01 |
YB/T 4905-2021 | 鋼鐵行業節能監察技術規範 | 2021-03-05 | 2021-07-01 |
YB/T 4863-2020 | 焦爐煙氣SDS干法脫硫聯合SCR脫硝技術規範 | 2020-12-09 | 2021-04-01 |
YB/T 4209-2020 | 鋼鐵行業蓄熱式燃燒技術規範 | 2020-12-09 | 2021-04-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ZL201210435102.7 | 焦爐熱修炭化室底部磚砌築裝置 |
2 | ZL201110094197.6 | 用於直徑大於1米5的入岩鑽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 |
3 | ZL201310114683.9 | 爐柱局部滑移施工方法 |
4 | ZL201310513437.0 | 無線變頻諧振耐壓試驗裝置及其試驗方法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4909-2018 | 民用建築節約材料評價標準 | 2018-05-14 | 2019-04-01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YB/T 4268-2020 | 礦熱爐低壓無功補償技術規範 | 2020-12-09 | 2021-04-01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4188-2017 | 粘土質耐火磚 | 2017-09-07 | 2018-04-01 |
GB/T 2997-2015 | 緻密定形耐火製品體積密度、顯氣孔率和真氣孔率試驗方法 | 2015-12-10 | 2017-01-01 |
GB/T 30873-2014 | 耐火材料 抗熱震性試驗方法 | 2014-07-24 | 2015-04-01 |
GB/T 30163-2013 | 高爐用高風溫頂燃式熱風爐節能技術規範 | 2013-12-31 | 2014-06-15 |
GB/T 2988-2012 | 高鋁磚 | 2012-11-05 | 2013-05-01 |
更多熱風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熱風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