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品牌排行榜 >> 2023年伺服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2023年伺服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2023-08-14 20:01:4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宇博智業產業研究院發布了最新的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排行榜是基於多維度的市場數據和消費者需求所編制的,從品質、口碑、市場份額等角度評估了品牌的綜合實力,並覆蓋了伺服器行業領域內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排行榜的發布,旨在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專業的品牌分析和參考,幫助其了解市場趨勢和選擇最優質、最受歡迎的品牌。同時,排行榜的發布也反映出品牌的表現和市場競爭的現狀,為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市場參考和信心。我們將繼續通過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為消費者以及品牌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服務。

一、品牌排行

伺服器行業擁有眾多品牌,如何選擇一家有品質、信用與服務保障的品牌,成為了眾多消費者非常關注的問題。DELL戴爾、HPE慧與、浪潮inspur、ThinkServer、IBM、華為HUAWEI、中科曙光Sugon、新華三H3C、CISCO思科、中興ZTE等品牌的成功,體現了這些品牌在品牌形象、產品質量、創新技術、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優勢。

表1:2023年伺服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品牌名稱企業名稱省份/地址
1DELL戴爾戴爾(中國)有限公司福建省
2HPE慧與慧與(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市
3浪潮inspur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
4ThinkServer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5IBM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市
6華為HUAWEI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東省
7中科曙光Sugon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
8新華三H3C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浙江省
9CISCO思科思科系統(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
10中興ZTE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

二、品牌簡介

(一)DELL戴爾

創立於1984年美國,知名電腦品牌,IT 整體解決方案及服務供應商,以生產、設計、銷售家用及辦公室電腦而聞名,直接向客戶提供符合行業標準技術的電腦產品和服務,不斷地提升用戶體驗

1984年,麥可·戴爾先生創立了戴爾公司。公司的創立基於一個嶄新的理念——直接向客戶銷售電腦,用效率高的計算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需求。多年以來,戴爾一直致力於傾聽客戶的需求,提供客戶所信賴和注重的創新技術與服務。

自1998年進入中國以來,戴爾已在戴爾在大中華區 擁有超過9,000名團隊成員,公司在大中華區的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在廈門,擁有2個生產工廠、1個全球指揮中心以及戴爾服務業務在中國的地區總部 在上海,擁有1個全球採購中心 在大連,擁有1個國際服務中心 在成都,在建1個全球運營中心 全國銷售網點超過10000家,覆蓋城市超過2200座。

(二)HPE慧與

於2015年美國成立,信息技術公司,專業為IT企業提供相應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的企業,在伺服器、存儲、有線和無線網絡、融合系統、軟體、服務以及雲等領域都排在行業較前

慧與公司於2015年11月1日由原惠普公司全球拆分而成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聖荷塞,全球營業年收入291億美元。

目前,慧與(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設立有6個區域分公司和5大全球交付中心,並且經HPE全球與清華紫光共同注資於2016年成立了新華三集團。通過慧與(中國)及新華三集團的共同配合可提供本土化的服務交付。作為行業內先進的信息技術公司,慧與專注於IT新型態和業務新型態的解決方案和服務,涵蓋了大數據,雲計算,移動,安全,物聯網等領域,能夠幫助客戶走得更遠更快,讓IT更有效率、更具成效、更加安全,幫助客戶最終實現更大的業務成果。

(三)浪潮inspur

知名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國內較早的IT品牌,業務涵蓋雲數據中心/雲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企業等產業

浪潮是中國較早的IT品牌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浪潮的前身——山東電子設備廠在開始生產計算機外圍設備和低頻大功率電子管。由此,浪潮開始了50餘年以技術創新為本的IT征程。浪潮歷程一直秉承創新的理念,數次在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以具有前瞻性的技術突破引導中國IT產業的發展。

浪潮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體、浪潮國際三家上市公司,業務涵蓋雲數據中心、雲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企業四大產業群組,為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產品和服務,滿足政府與企業信息化需求。2018年,浪潮明確提出以數據為核心,基於全球領先的雲數據中心平台和雲服務平台,打造平台生態型企業,攜手合作夥伴構建數據社會化大生態,加快向雲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新三大運營商」轉型,致力於成為「雲+數+AI」新型網際網路企業。

(四)ThinkServer

聯想從全球向中國引進的伺服器品牌,是基於聯想全新價值鏈所打造的產品,以卓越品質、創新技術、易用設計為客戶打造穩定卓越的使用體驗

ThinkServer是2012年6月5日聯想從全球向中國引進的全新伺服器品牌,與Think一脈相承,恪守對品質的堅持,傳承Think「品質」、「創新」、「易用」三大基因,共享聯想全球研發和製造資源,並汲取全球用戶對品質的要求,以精密的設計、業界全面的質量標準、嚴苛的測試流程打造全球品質的產品。

ThinkServer是基於聯想全新價值鏈所打造的產品,共享了聯想的全球研發資源,其中美國羅利研發中心主要承擔創新技術和系統設計的任務,日本橫濱研發中心負責品質管控,中國北京研發中心完成最終的系統驗證和製造工作,強大的創新三角體系使ThinkServer從誕生伊始就以卓越品質、創新技術、易用設計,為客戶打造穩定卓越的使用體驗。

(五)IBM

創立於1911年美國,全球知名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多項計算機技術的革新者,其創立的個人計算機標準至今還在沿用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或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總公司在紐約州阿蒙克市。1911年托馬斯·沃森創立於美國,是全球知名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全球雇員31萬多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創立時的主要業務為商業打字機,之後轉為文字處理機,然後到計算機和有關服務。

(六)華為HUAWEI

華為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等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

華為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目前華為約有19.7萬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

華為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讓無處不在的聯接,成為人人平等的權利,成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礎;為世界提供最強算力,讓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所有的行業和組織,因強大的數字平台而變得敏捷、高效、生機勃勃;通過AI重新定義體驗,讓消費者在家居、出行、辦公、影音娛樂、運動健康等全場景獲得極致的個性化智慧體驗。

華為的願景與使命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七)中科曙光Sugon

成立於199年,國內核心信息基礎設施領軍企業,主要從事研究、開發、生產製造高性能計算機/通用伺服器/存儲產品的企業,其計算機軟體開發與技術服務在業內享有美譽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曙光」)作為我國核心信息基礎設施領軍企業,為中國及全球用戶提供創新、有效、可靠的IT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

公司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推動下組建,於201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3019)。經歷20餘年發展,中科曙光在計算、存儲、安全、數據中心等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澱和領先的市場份額,並充分發揮計算優勢,布局智能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打造計算產業生態,為科研探索創新、行業信息化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可信的支撐。

中科曙光在全國各省、直轄市均設立了分支機構,擁有國際領先的5大智能製造生產基地、7大研發中心,在全國50多個城市部署了城市雲計算中心。

作為以技術創新為基因的科技企業,中科曙光未來將持續專注於核心技術研發,並與用戶、合作夥伴攜手共建應用生態、推動產業進步,以科技創新助力「數字中國」建設,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八)新華三H3C

紫光集團旗下數位化轉型服務品牌,聚焦新IT技術創新領域,數位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等在內的一站式數位化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

新華三集團作為數位化解決方案領導者,致力於成為客戶業務創新、數位化轉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作為紫光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新華三通過深度布局「芯——雲——網——邊——端」全產業鏈,不斷提升數位化和智能化賦能水平。

新華三擁有晶片、計算、存儲、網絡、5G、安全、終端等多方位的數位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提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智能聯接、AI視覺、邊緣計算等在內的一站式數位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同時,新華三也是HPE®伺服器、存儲和技術服務的中國提供商。

新華三集團深耕行業三十餘年,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支持運營商、政府、金融、醫療、教育、交通、製造、電力、能源、網際網路、建築等百行百業數位化轉型實踐,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百餘個國家和地區。

新華三集團堅持以技術創新為發展引擎,目前研發人員占比超過50%,專利申請總量超過12000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在「數字定義世界、軟體定義未來」的時代下,新華三基於新的「雲智原生」戰略,發布「數字大腦2021」,賦能百行百業數位化轉型與變革。

「融繪數字未來,共享美好生活」是新華三集團的企業願景。面向未來,新華三將與廣大客戶和合作夥伴一道,共同創造人人悅享的美好生活。

(九)CISCO思科

始創於1984年美國,全球知名的網際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企業網絡、數據中心、安全和協作等解決方案,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

思科公司是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如今網絡作為一個平台成為了商業、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科的網際網路技術正是這些網絡的基礎。

全球業務發展

思科公司是美國成功的公司之一。1984年由史丹福大學的一對教授夫婦創辦。1986年生產路由器,讓不同類型的網絡可以互相聯接,掀起了一場通信革命。思科公司每年投入40多億美元進行技術研發。過去20多年思科幾乎成為了「網際網路、網絡應用、生產力」的同義詞。

思科公司目前擁有全球較大的網際網路商務站點,公司全球業務90%以上的交易是在網上完成的。思科堅信:網際網路將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以及娛樂的方式。

植根中國本土

思科於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擁有員工超過3400人,分別從事銷售、客戶支持和服務、研發、業務流程運營和IT服務外包、思科融資及製造等工作領域。思科在中國設立了16個業務分支機構,並在上海建立了一個大型研發中心。

2005年10月,思科上海研發中心正式啟用,這將進一步增強思科公司定製化產品的能力,以滿足中國、亞洲乃至於全球電信運營商不斷變化的需求。

2006年5月,為了響應中國市場不斷提升的網絡服務需求,對本地客戶提供直接的支持,思科系統(中國)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該公司專注於為中國客戶提供網絡生命周期服務,幫助用戶對網絡進行規劃、設計、實施、運營和優化,以成功部署和使用網絡技術

2006年11月,思科系統(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在滿足客戶網絡技術需求的同時,將幫助客戶更好地管理其現金與資產,採用創新、靈活的金融解決方案。

2007年11月1日,思科公司官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訪華。思科公司為此計劃未來三至五年內在中國承諾投入160億美元,其中包括本地採購方面的顯著提升,並增加在教育、思科融資租賃、研發、直接和間接投資以及銷售和服務運營等方面的投入。

2008年4月16日,思科約翰?錢伯斯再次訪華,在北京宣布了思科在中國的下一階段公司發展戰略和藍圖。作為「創新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思科將繼續加強與中國政府和產業的合作,並與中國在經濟、社會及環境等各個層面的發展目標相契合。

2008年5月四川發生歷史罕見的大地震後,思科迅速行動,很快地確定了在未來三年內提供總預算至少三億元人民幣針對教育與醫療的援助方案。思科將與政府和產業通力合作,打造以協同互聯的信息通信技術為依託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和醫療模式。藉助21世紀的互聯技術,縮小城鄉差距,更廣泛地分享教育和醫療領域的公共資源。

除了技術研發和業務推進,思科還激發中國本土的創新文化,思科已經針對中國本土的多家企業投入了7億美元,並將在未來五年增加3.5億美元相應投入。同時,思科公司也十分重視幫助中國教育和培養網絡人才,到2011年,思科將在眾多高等職業學院中新增300所思科網絡技術學院,參與思科網絡技術學院培訓的學生總數將新增10萬人。

2010年1月,思科宣布將把亞太區及日本區重新劃分為三個大區,以更好地促進該地區各市場的戰略制定和資源投入。作為原亞太區組成部分的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將組成獨立的思科大中華區。 鑑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規模和增長速度,以及思科對中國業務的重視程度,單獨設立大中華區是思科中國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

(十)中興ZTE

中興通訊成立於1985年,全球知名的綜合通信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5G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晶片等領域,為全球電信運營商、政企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創新的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

中興通訊是全球知名的綜合通信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全球電信運營商、政企客戶和消費者提供創新的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公司成立於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業務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1/4以上人口,致力於實現「讓溝通與信任無處不在」的美好未來。

中興通訊堅持以持續技術創新為客戶不斷創造價值,在全國設立了11家研發機構,同時進一步強化自主創新力度,保持在5G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晶片等核心領域的研發投入,研發投入連續多年保持在營業收入10%以上。截至2021年底,中興通訊擁有全球專利申請量8.4餘萬件,已授權專利超過4.2萬件,累計獲得中國專利獎10項金獎。同時,中興通訊是全球5G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

中興通訊堅持在全球範圍內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社會、環境及利益相關者的和諧共生;運用通信技術幫助不同地區的人們享有平等的通信自由;將「創新、融合、綠色」理念貫穿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以及研發、生產、物流、客戶服務等全流程,為實現全球性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懈努力;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社區公益和救助行動,2021年12月,中興通訊A股和H股均被納入富時社會責任指數系列。中興通訊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和 GeSI(The 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組織的成員,自2009年起,已連續14年主動向社會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中興通訊持續踐行「數字經濟築路者」的自身定位,深度聚焦ICT基礎設施,與合作夥伴和合共生,助力全球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品牌優勢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一)DELL戴爾

表2: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9257-2020綠色製造 製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 評價規範2020-11-192021-03-01
GB/T 36077-2018六西格瑪管理評價準則2018-03-152018-10-01
GB 21520-2015計算機顯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015-09-182016-10-01
GB 32028-2015投影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015-09-182016-10-01

(二)HPE慧與

表3: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6621-2018智慧城市 信息技術運營指南2018-10-102019-05-01

(三)浪潮inspur

表4: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201430268235.X按鍵U盤(不羈)
2CN201620591919.7一種物聯網錢包
3CN201520242965.1一種可檢測多塊SATA硬碟的制具
4CN201520445736.X一種基於NFC感應技術的智能盲人導盲杖
5CN201520142993.6一種提籃式的免螺絲硬碟托架

表5: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 24850-2020平板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020-07-232021-08-01
GB/T 33189-2016電子文件管理裝備規範2016-10-132017-05-01
GB/T 29798-2013信息技術 基於Web服務的IT資源管理規範2013-11-122014-05-01

(四)ThinkServer

表6: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201630009404.7信封

(五)IBM

表7: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40203-2021信息技術 工業雲服務 服務協議指南2021-05-212021-12-01
GB/T 37700-2019信息技術 工業雲 參考模型2019-08-302020-03-01
GB/T 37724-2019信息技術 工業雲服務 能力通用要求2019-08-302020-03-01
YD/T 3797.1-2021雲服務用戶數據保護能力評估方法 第1部分:公有雲2021-12-022022-04-01
YD/T 3954-2021雲服務用戶數據保護能力參考框架2021-12-022022-04-01

(六)華為HUAWEI

表8: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201380001332.5一種數據預取方法、相關裝置及系統
2CN200810065293.6宏小區到私有小區的切換方法及其宏網絡系統
3CN201310603859.7多路視頻檢測系統中的目標檢測方法、裝置及伺服器
4CN200710188294.5一種組切換的方法和設備
5CN200610000395.0一種多處理單元負載均衡方法和多處理單元系統

表9: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9254.1-202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1部分:發射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T 9254.2-202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2部分:抗擾度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 40879-2021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021-10-112022-11-01
GB/T 40656.1-2021智慧城市 運營中心 第1部分:總體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4-2021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4部分:實體企業網關技術要求2021-10-112022-05-01

(七)中科曙光Sugon

表10: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CN201110378067.5伺服器和伺服器機箱
2CN201110456651.8內存檢測方法
3CN201410421651.8一種分布式文件系統中文件布局的更新方法
4CN201110069060.5一種並行文件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5CN201110459631.6伺服器主板的測試裝置

表11: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7736-2019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資源監控通用要求2019-08-302020-03-01
GB/T 37938-2019信息技術 雲資源監控指標體系2019-08-302020-03-01
GB/T 36630.5-2018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技術產品安全可控評價指標 第5部分:通用計算機2018-09-172019-04-01
GB/T 36326-2018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服務運營通用要求2018-06-072019-01-01
GB/T 36325-2018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服務級別協議基本要求2018-06-072019-01-01

(八)新華三H3C

表12: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ZL200910077232.6一種堆疊系統的拓撲收集方法和雙控制板設備
2ZL201010241015.9一種路由切換的方法和裝置
3ZL201110406369.9路由收斂方法及設備

表13: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9254.1-202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1部分:發射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T 20275-2021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入侵檢測系統技術要求和測試評價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693-2021智能製造 工業雲服務 數據管理通用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690-2021信息技術 雲計算 雲際計算參考架構2021-10-112022-05-01
GB/T 38624.2-2021物聯網 網關 第2部分:面向公用電信網接入的網關技術要求2021-10-112022-05-01

(九)CISCO思科

表14: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T 34993-2017節目分配網絡ASI/DS3適配器及解適配器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2017-11-012018-02-01

(十)中興ZTE

表15:專利信息

序號專利號/專利申請號專利名稱
101105237.6實現非返回式備份保護的單板
2200510115380.4一種多頻點小區中混合自動重傳請求的實現方法
3200810095251.7基於 MU-MIMO 的預編碼指示方法及裝置、控制方法
4ZL200910093513.0一種以太環網保護中防止地址表重複刷新的方法及系統
5ZL200910002367.6一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發送功率控制方法

表16:起草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
GB/Z 40954.1-2021標準化專業人員能力 第1部分:企業2021-11-262022-06-01
GB/Z 40954.2-2021標準化專業人員能力 第2部分:標準化相關組織2021-11-262022-06-01
GB/T 40809-2021鑄造鋁合金 半固態流變壓鑄成形工藝規範2021-10-112022-05-01
GB/T 40656.1-2021智慧城市 運營中心 第1部分:總體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657-2021公眾電信網 智能家居應用測試方法2021-10-112022-05-01

四、結論與建議

品牌建設對企業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成功的品牌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方面,例如創新、卓越的品質和優秀的服務。這些方面是品牌成功的關鍵。企業必須深入了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從而不斷創新和優化,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在建立品牌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方面,成功的品牌通常會將誠信、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視為核心價值,並將這些價值體現在日常運營中的策略和實踐中。當企業真正把這些價值觀傳遞到消費者心中,建立品牌的信任度和消費者忠誠度,自然就可以贏得市場的青睞。

當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的變化發生時,企業必須要緊密關注這些趨勢,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戰略,利用自身優勢,開拓新的領域和市場。企業必須始終站在時代的潮流之巔,才能把握市場的機遇,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向前發展。

總之,品牌建設是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企業必須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以不斷創新和改進自身的產品和服務,傳遞自身的價值觀和文化,贏得消費者信任和忠誠度。只有這樣,企業才可以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品牌聲譽,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