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產品:
一品燒餅和子火燒都是民間小吃,起源於康熙年間,受封於康熙皇帝,是源於天津薊州邦均鎮的傳統特色小吃。相傳是當年為努爾哈赤做面點的馬姓御廚遭變故後,落戶到薊州邦均鎮驛站,邊管理驛站,邊做糕點販賣,其中一種小酥餅和小餑餑較受歡迎。這就是後來的「一品燒餅」和「子火燒」。
據《薊縣誌》記載,有一年康熙皇帝從遵化回京途中邦均鎮,品嘗酥餅和小餑餑後讚不絕口,又命人帶了很多回京享用。1744年,乾隆皇帝去清東陵祭祖,途中下榻盤山行宮。當時還是乾隆身邊侍衛的和珅,就把這兩樣小吃進獻給乾隆,並告訴乾隆他爺爺康熙皇帝也非常愛吃。乾隆看到這形狀扁圓、外層裹滿芝麻的燒餅,一嘗後讚不絕口,連聲說道:「好,夠一品!」,此後酥餅定名為一品燒餅,又將小餑餑親賜名「子火燒」,並將這兩樣小吃賜為御用貢品。「一品燒餅」的獨特之處在於芝麻粘在燒餅上不會脫落,雖然經過油炸但是不會滲出油脂,食之口齒留香。「子火燒」的獨特之處在於只有形狀只有算盤大小,但是有十八層酥皮。時至今日,兩種小吃已經傳承了14代,但在工藝上一直延循古法,並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