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藥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魚腥草作為重要的中藥材,其質量把控至關重要。2025年,魚腥草行業迎來新的政策導向,相關政策明確提出,要加強中藥材質量監管,提升中藥產業標準化水平,其中對鮮魚腥草等藥食兩用型中藥材的質量標準制定與完善給予高度關注,旨在保障臨床用藥安全有效,推動中醫藥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鮮魚腥草質量標準意義深遠。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魚腥草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為確保鮮魚腥草質量標準研究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準備了一系列專業儀器。薄層鑑別使用瑞士卡瑪公司的 Camag ATS - 4 型薄層自動點樣儀和 Camag Reprostar 3 型薄層自動呈像儀;重金屬及有害元素含量測定採用美國賽默飛公司的 Thermo ICAPQ 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有機氯農藥殘留量測定藉助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的 Agilent 7890B 型氣相色譜儀;指標成分含量及特徵圖譜測定運用美國沃特世公司的 Waters ACQUITY 型超高效液相色譜系統。
試劑與材料方面,採購了高純度的新綠原酸、隱綠原酸、綠原酸、蘆丁、金絲桃苷、異槲皮苷、槲皮苷等對照品。18 批鮮魚腥草藥材經鑑定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鮮全草,產地涵蓋四川、廣東、湖北、浙江等地,為全面研究不同產地鮮魚腥草質量差異提供了豐富樣本。
供試品溶液製備時,將鮮魚腥草剪碎,加水煮沸濃縮後,用乙酸乙酯提取,殘渣加甲醇溶解。對照品溶液則是精密稱取槲皮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特定濃度溶液。按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陰性樣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點樣於矽膠 G 薄層板,以甲苯 - 乙酸乙酯 - 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後經處理在紫外光燈下檢視。結果顯示,供試品色譜在與槲皮苷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顯相同顏色螢光斑點,陰性無干擾,此方法可有效鑑別鮮魚腥草。
依據藥典測定方法,採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對 18 批鮮魚腥草進行鉛、鎘、砷、汞、銅含量測定。結果表明,18 批鮮魚腥草均符合藥典對乾燥品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一般限量要求。由於藥典未規定鮮藥材相關限量,研究人員按 18 批鮮魚腥草藥材水分均值折算,規定鮮魚腥草藥材中鉛不得過 0.8mg/kg、鎘不得過 0.05mg/kg、砷不得過 0.3mg/kg、汞不得過 0.03mg/kg、銅不得過 3.0mg/kg,為鮮魚腥草重金屬及有害元素含量把控提供了明確標準。
按照藥典農藥殘留量測定法,使用氣相色譜儀測定 18 批鮮魚腥草中 BHC、DDT、PCNB 等 9 種有機氯類農藥殘留量。其中,S15、S16 的總 BHC 殘留量最高為 0.02mg/kg,S16 的總 DDT 殘留量最高為 0.002mg/kg,S4 的 PCNB 殘留量最高為 0.008mg/kg。由此規定鮮魚腥草藥材中總 BHC、總 DDT、PCNB 殘留量分別不得過 0.02mg/kg、0.002mg/kg、0.008mg/kg,嚴格控制有機氯農藥殘留,保障用藥安全。
供試品溶液製備是精密稱取鮮魚腥草,加 90% 甲醇加熱回流,補足減失重量後過濾。對照品溶液製成特定質量濃度。確定色譜條件並進行系統適應性考察,理論板數按槲皮苷峰計算不低於 30000。經專屬性、線性關係、精密度、穩定性、重複性和加樣回收率等方法學考察,均符合要求。測定 18 批鮮魚腥草槲皮苷含量,其波動範圍為 0.031% - 0.127%,規定鮮魚腥草藥材槲皮苷含量應不低於 0.03%,將槲皮苷作為含量測定指標成分,可有效評價鮮魚腥草質量。
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參照物溶液製備同槲皮苷含量測定,色譜條件也一致。經精密度、穩定性、重複性方法學考察,儀器性能良好。通過對 18 批鮮魚腥草藥材檢測數據處理,建立對照特徵圖譜,確立 7 個共有特徵峰,指認分別為新綠原酸、綠原酸、隱綠原酸、蘆丁、金絲桃苷、異槲皮苷、槲皮苷。規定供試品色譜應呈現 7 個特徵峰,部分峰與相應參照物峰保留時間一致,其餘峰相對保留時間在規定值 ±10% 範圍內,不限制相對峰面積範圍,為鮮魚腥草質量評價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據。
綜上所述,在2025年魚腥草行業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本次研究圍繞鮮魚腥草質量標準展開了全面且深入的工作。通過建立 TLC 鑑別方法、明確重金屬及有害元素和有機氯農藥殘留限量,以及構建 UPLC 檢測槲皮苷含量及特徵圖譜的方法,為鮮魚腥草質量控制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標準。這些成果不僅有助於保障鮮魚腥草的質量和臨床用藥安全,也為推動魚腥草產業規範化、標準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促進中醫藥產業整體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
更多魚腥草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魚腥草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