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鋼結構在現代工程建設中因其優越的性能和經濟性,已經成為重要的建築方式之一。近年來國內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下,拉動鋼結構需求量的不斷遞增。以下是2025年鋼結構市場規模分析。
(一)市場規模
《2025-2030年中國鋼結構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2024年全球鋼結構市場規模已達到數千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新興市場的崛起以及建築行業對高效、環保建築材料需求的不斷增加。尤其是在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鋼結構在高層建築、大型場館、橋樑、工業廠房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推動全球鋼結構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中國鋼結構行業在「雙碳」目標、綠色建築政策及基建投資加碼的推動下,迎來高速發展期。2023年國內鋼結構產量突破1.2億噸,市場規模達8000億元,同比增長9.5%。鋼結構行業正邁向萬億級規模。鋼結構市場規模分析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鋼結構行業市場規模達到8,800億元,同比增長9.2%。2024年行業產值預計突破9000億元,2029年有望達到1.5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10%。
(二)市場技術分析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鋼結構行業的技術創新也在加速推進。一方面,新型鋼材的研發和應用為鋼結構行業帶來了更多可能性。高強度鋼材、耐候鋼材等新型材料的出現,不僅提高了鋼結構的承載能力和耐久性,還降低了鋼材的用量,進一步提升了鋼結構的經濟性和環保性。另一方面,數位化技術的應用也在改變鋼結構行業的生產方式。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自動化焊接技術、智能製造技術等在鋼結構設計、製造和安裝過程中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控制水平,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施工風險。
(一)市場占比
憑藉著國內鋼結構巨大的市場空間與迅猛的發展速度,當前中國已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鋼結構市場。據鋼結構市場規模分析有關資料顯示,全球鋼結構市場分為四大塊,其中中國市場約占40%,美國市場約占20%,歐洲市場約占16%,日本市場約占10%,其餘市場約占14%,伴隨著未來十年國內鋼結構市場不斷擴大,預示著中國在全球鋼結構市場占比也將會繼續上升。隨著粗鋼產量的迅速增長以及技術的不斷創新進步,鋼結構在建築領域占比才逐漸增大。
(二)市場集中度
鋼結構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2022年前六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總和僅為7.7%。行業領軍企業,例如鴻路鋼構和精工鋼構,其產量占比尚不及3%。當前市場狀況呈現出「大行業、小公司」的特色,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達到約2500家,然而年產超過10萬噸的企業卻僅為50餘家。
(一)市場產業鏈
目前,鋼結構建築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溝通不暢,整體運行效率低下,導致成本提升。未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鋼結構行業將加強產業鏈整合和協同發展。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行效率和競爭力。
(二)市場發展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綠色可持續發展將成為鋼結構行業的主流趨勢。未來,鋼結構企業將更加注重綠色材料的研發和應用,進一步降低鋼材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企業還將加強對鋼結構建築的回收利用,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率,實現建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可持續發展不僅是鋼結構行業應對環保挑戰的必然選擇,也是其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總的來說,鋼結構行業在2025年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多元化將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更多鋼結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結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