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年第三季度,PVC市場正經歷顯著波動。儘管基建項目如雅江發電站推動需求預期,但產能過剩、庫存累積及下游開工率低迷持續壓制基本面。反內卷情緒雖短暫提振盤面,但隨著宏觀不確定性升溫(如政治局會議與中美經貿談判結果待定),市場焦點重新回歸供需矛盾。本文通過多維度分析當前PVC產業的布局調整與競爭態勢,揭示其短期壓力與長期風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PVC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供應端持續擴張:截至7月25日,國內PVC生產企業整體開工率為76.79%,同比增4.72%。儘管周度檢修量微增至13.65萬噸,但新增產能密集投產加劇供給壓力。例如萬華化學50萬噸裝置已部分釋放,渤化40萬噸及海晶40萬噸計劃於8月逐步量產,預計下半年產量將突破歷史高位。
需求端疲軟難改:下游綜合開工率僅41.88%,為近五年最低水平。房地產數據同比下滑、出口旺季不旺(6月出口環比降27.6%)進一步削弱去庫動能。印度BIS政策延期疊加雨季影響,海外訂單持續承壓。
電石法企業盈利修復:山東電石法單噸利潤回升至277元(環比+346元),內蒙古地區達986元,但電石成本仍高企(烏海價2225元/噸)。蘭炭虧損擴大(-64元/噸)反映上游環節的盈利能力分化。
乙烯法產能擴張加速競爭格局:外采乙烯毛利升至953元/噸,在利潤驅動下,乙烯法新裝置投產進程加快。未來新增產能將加劇PVC市場供應過剩,尤其在進口依賴度較低的領域形成價格擠壓效應。
社會庫存結構性分化:總庫存增至78.41萬噸,其中上游廠庫下降2.84%(至35.71萬噸),而中下游累庫顯著。華東地區庫存占比超90%,反映貿易商在基差走弱(華東基差-173元)下的投機性補貨行為。
表觀需求季節性低迷:6月表需44.6萬噸,環比微降且低於往年同期水平。淡季效應疊加地產拖累,庫存去化仍需依賴基建與出口改善的雙重刺激。
儘管「反內卷」主題推升PVC期貨周漲幅達8.83%(主力合約收於5373元),但焦煤等黑色系回調已預示情緒退潮風險。市場需驗證兩大關鍵變量:
1. 政策端:政治局會議對基建投資的定調;
2. 外部環境:中美經貿談判是否重啟PVC出口壁壘爭議。
2025年PVC產業正面臨「產能釋放加速、需求疲軟延續」的雙重挑戰。短期價格受宏觀情緒擾動,但中長期庫存壓力與競爭加劇(尤其乙烯法擴產)將壓制估值空間。企業需警惕成本端波動風險,並關注印度BIS政策落地對出口的二次衝擊。未來市場能否形成正反饋,取決於基建實質落地與海外需求回暖進度。
更多PV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PV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