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紅棗市場呈現"豐產預期增強與高庫存壓力並存"的複雜態勢。隨著新季紅棗進入關鍵生長期,南疆地區棗樹坐果形勢整體向好,但2024年創紀錄產量帶來的庫存積壓仍對價格形成壓制。政策端農產品消費提振措施頻出,市場正密切關注紅棗品質升級與產業鏈優化進程中的結構性機會。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紅棗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新疆農業部門實地調查數據,2025年南疆主產區棗樹坐果率恢復至正常水平:阿克蘇市多數棗園預計產量達800公斤/畝;圖木舒克市通過規範化管理實現高坐果率;喀什地區雖種植密度較低但果實品質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阿拉爾市6月中旬遭遇沙塵暴導致頭茬花坐果受損,但通過精細化田管措施,二茬、三茬花補足產量缺口。行業監測顯示,截至7月底,南疆紅棗主產區綜合坐果率較2024年恢復約15%,預示著新季總產量有望達到近五年平均水平線附近。
受2024年歷史性豐產影響,當前全國紅棗結轉庫存量仍超30萬噸(含期貨交割倉單)。分區域看: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其他產區如甘肅、陝西的新季棗樹長勢良好,未出現往年常見的減產誘因。這種多區域同步穩產態勢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供應寬鬆格局。
7月27日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的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中,明確將"品質化差異化供給"作為重點方向。政策利好推動紅棗期貨主力合約單周漲幅達4.2%,現貨報價同步回升至9.5元/公斤水平。但需注意:
調研發現,南疆地區正通過三大措施提升產業競爭力:
1. 種植結構優化:成片基地推廣率達72%,疏密提干改造使單產效率提升20%
2. 技術升級:自動化滴灌系統覆蓋85%以上棗園,水肥利用率提高30%
3. 品質管控:建立分級標準體系,優果率較三年前增長18個百分點
這些改進不僅有助於保障豐產穩定性,更為紅棗深加工和品牌化發展奠定基礎。
全文總結
2025年紅棗行業呈現"生產端穩中向好、流通端壓力猶存、政策端定向支持"的多維特徵。南疆地區通過精細化種植管理實現產量預期修復,但歷史庫存高位仍壓制價格彈性空間。在消費提振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下,具備品質優勢和產業鏈整合能力的企業有望在結構性機會中占據先機。未來需重點關注秋季實際單產數據、冷庫去庫節奏以及終端需求復甦力度對市場平衡的擾動效應。
更多紅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紅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