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飲食的追求,對基圍蝦的需求將繼續增長,這為養殖戶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會,以下是2025年基圍蝦市場前景分析。
《2025-2030年中國基圍蝦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基圍蝦總產量約為600萬噸,其中中國貢獻超200萬噸,占比達33%,穩居全球第一。這一地位得益於中國沿海地區(廣東、海南、福建)及內陸省份(湖南、湖北)的規模化養殖。以廣東為例,其基圍蝦年產量達8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40%,形成以湛江、陽江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2025年,中國基圍蝦消費量預計達190萬噸,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高端市場(占比10%)以活蝦、有機蝦為主,單價超100元/斤,主要滿足一線城市高端餐飲及家庭消費。中端市場(占比60%)以冷凍蝦、即食蝦仁為主,單價30-60元/斤,覆蓋商超、電商平台及連鎖餐飲。大眾市場(占比30%)以蝦干、蝦醬等深加工產品為主,單價低於30元/斤,下沉至縣域市場及食品加工企業。
2025年基圍蝦在火鍋、燒烤、粵菜中的使用量將同比增長20%,其中海底撈、太二酸菜魚等連鎖品牌貢獻主要增量。社區團購平台(如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基圍蝦銷售額占比將從2020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25%,推動「次日達」冷鏈覆蓋率超80%。
2025年6月,受養殖規模擴大影響,基圍蝦批發價較去年同期下降40%,大個蝦均價65元/斤,小個蝦60元/斤。隨著消費升級,高端基圍蝦需求年均增速達12%,而大眾市場因供給過剩面臨價格壓力,行業利潤率從2020年的15%壓縮至2025年的8%。
2025年中國基圍蝦種苗市場規模將達3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0%。廣東海大集團、海南中正水產將占據60%市場份額,其「無病毒種苗」技術使養殖成活率將提升至90%。
2025年基圍蝦加工量占比將提升至40%,其中即食蝦仁、蝦滑等預製菜產品增速將達30%。全國基圍蝦冷庫容量將突破500萬噸,液氮速凍技術覆蓋率超90%,損耗率將從2020年的15%降至2025年的5%。頭部企業通過「地理標誌+企業品牌」雙驅動策略提升溢價能力,如「湛江對蝦」區域品牌價值將達200億元,帶動當地蝦農將增收20%。
基圍蝦市場規模分析指出,沿海養殖區面臨水域污染、土地成本上升等問題,內陸省份冷鏈物流覆蓋率不足60%。病害防控仍依賴抗生素,綠色養殖技術普及率不足30%。越南、印度等國基圍蝦出口成本低20%,對中國出口市場形成擠壓。
AI養殖系統、區塊鏈溯源等技術可降低管理成本30%,提升產品信任度。鄉村振興戰略下,基圍蝦養殖獲專項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支持,預計2025-2030年行業投資額年均增長15%。
總之,基圍蝦行業正面臨重要轉折,低養殖場庫存和全球供應下降有助於維持一定程度的價格穩定,但未來的前景將取決於需求的恢復。製造商將繼續調整策略、平衡成本並適應不斷變化的買家口味。韌性和靈活性仍然是2025年克服挑戰和抓住機遇的關鍵因素。
更多基圍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基圍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