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開篇引言】
在全球畜牧業綠色轉型加速的背景下,我國高原特色畜牧產業正通過科技創新和政策引導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天峻縣,一場由1060頭黑氂牛組成的擠奶盛事不僅刷新金氏世界紀錄,更折射出中國氂牛產業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中的創新實踐。
天峻縣依託獨特的高寒生態資源,通過構建"氂牛核心群培育基地+智慧牧場+家庭牧場"三級體系,已建成3個氂牛核心群培育基地和5個規模化養殖基地。其中,2.6萬頭氂牛生產數據接入省級大數據平台,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數位化管理體系。政策層面,《天峻縣生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將氂牛產業列為區域經濟支柱,通過財政補貼、用地保障等措施推動產業鏈延伸。
在品牌建設領域,"天峻藏羊""天峻氂牛"兩大地理標誌產品已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並成為"中國南北極考察選用產品"。通過設立省內外18家直營店構建產銷體系,當地成功打通"產地直供+異地展銷"雙通道。政策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對有機認證企業給予50%費用補貼,推動建成3個有機畜產品生產示範基地和1個智慧牧場,形成可複製的高原特色養殖模式。
天峻縣創新推行"黨組織+合作社+企業+牧戶"聯動發展模式,在217個家庭牧場推廣標準化養殖技術。通過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搭建全產業鏈追溯系統,確保每頭氂牛的生產、防疫、檢疫信息可溯可查。這種模式使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5%,帶動2.3萬農牧民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為西部地區生態畜牧業發展提供典型範例。
天峻縣在氂牛產業發展中展現的"政策引導-科技賦能-品牌塑造-聯農增收"路徑表明:通過強化核心種群建設、完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深化品牌價值挖掘,高原特色畜牧產業完全可以在生態保護紅線內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前該縣正以此次世界紀錄認證為契機,計劃到2025年將氂牛存欄量提升至38萬頭,並依託政策紅利打造國家級氂牛產業集群,為全球高寒地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更多氂牛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氂牛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