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築裝飾行業的發展,人造石市場需求持續增長。2025年,全球人造石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數百億美元,其中有機人造石因其優良的物理性能占據重要比例。然而,有機人造石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漿料對環境造成了潛在威脅。本文通過對有機人造石廢漿料二次利用的可行性研究,探討其資源化利用的潛力和方法,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2025-2030年中國人造石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我國人造石產品主要分為有機人造石和無機人造石,其中有機人造石占比較大。有機人造石生產過程中,切割、打磨和拋光等步驟會產生大量廢漿料,這些廢漿料含有未反應樹脂、石英石填料等成分,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據統計,每生產1萬平方米有機人造石,大約會產生5~10噸廢漿料。石英石成分在廢漿料中占有重要比例,若能將廢漿料中的石英重新利用,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然而,樹脂的化學性質複雜,阻礙了廢漿料的進一步利用。因此,探索廢漿料的二次利用方法具有重要的環境和經濟意義。
(一)人造石廢漿料的煅燒處理
人造石市場分析提到實驗採用煅燒法處理有機人造石廢漿料,通過差示掃描量熱儀(DSC)確定375°C為除去有機物的最低溫度。X射線螢光光譜儀(XRF)測試結果顯示,煅燒前後廢漿料的物質成分無顯著變化。這表明375°C的煅燒溫度可以有效去除廢漿料中的有機物,同時保留石英石成分,為後續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可能。
(二)人造石廢漿料煅燒前後的活性測試
依據國家標準GB/T 17671,製作並養護含30%替代材料的水泥膠砂試塊,測試廢漿料煅燒前後的活性。結果表明,煅燒後的廢漿料活性較煅燒前提升了21%。這表明煅燒處理可以顯著提高廢漿料的活性,使其更適合用於建築材料的生產。
(三)人造石廢漿料的微觀形貌分析
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能譜儀(EDS)對煅燒前後的廢漿料顆粒進行微觀形貌和元素分析。結果顯示,煅燒後的廢漿料顆粒呈現出稜柱狀和絮狀的兩種形態,且元素組成未發生顯著變化。這進一步證實了煅燒處理的有效性,為廢漿料的二次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一)人造石廢漿料替代鈣粉的可行性
實驗預設處理後的廢漿料粉體主要用作替代無機人造石板材中的鈣粉填料。通過膠砂試驗測試養護後的機械強度,驗證了其替代無機人造石中鈣粉的可行性。實驗結果表明,煅燒後的廢漿料顆粒在無機人造石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二)人造石廢漿料的機械性能測試
在無機人造石中,膠凝材料和砂的質量比例為1∶2,鈣粉用量約為固體含量的3.4%。實驗設計了以3.4%鈣粉為空白組,以3.4%的未煅燒和375°C煅燒的有機石材廢漿料為實驗組。測試結果顯示,煅燒後的廢漿料顆粒替代鈣粉後,試塊的抗折強度和抗壓強度均高於含有鈣粉和未煅燒廢漿顆粒的試塊。這表明煅燒後的廢漿料顆粒在無機人造石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優勢。
本文通過煅燒法處理有機人造石廢漿料,確定了375°C為除去有機物的最低溫度,並通過實驗驗證了煅燒後廢漿料的活性提升和在無機人造石中的應用潛力。煅燒後的廢漿料顆粒在無機人造石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優勢,其抗折強度和抗壓強度均高於傳統鈣粉。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進一步拓展,人造石廢漿料的二次利用將在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更多人造石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造石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