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氣候波動加劇與資源環境約束持續加壓,推動水利行業加速向數位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我國西北地區作為水資源短缺的典型區域,甘肅省通過技術創新與資本投入雙輪驅動,在數字孿生流域建設、智能水文預測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全國水利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經驗。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水利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甘肅水利領域呈現顯著的技術疊代特徵。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該省已建成信息化應用系統36個,覆蓋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管理等核心場景,較2021年提升47%。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甘肅省近三年水利投資年均增長率達18.5%,其中智慧水利專項投資占比從2022年的29%躍升至當前的38%。這種技術與資本的協同推進,顯著提升了水利基礎設施的數位化水平。
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甘肅省率先構建了基於深度學習的流域水文模型體系,將洪水預警準確率提升至92%,較傳統方法提高15個百分點。該技術通過整合氣象衛星數據與地面監測網絡,實現72小時滾動預報,有效支撐防洪調度決策。據測算,智能預測系統每年可減少因災經濟損失約4.3億元,投資回報率達1:6。
依託大數據技術,甘肅省建立了覆蓋全省的水資源動態監測平台,實現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提升22%、工業節水率提高至58%。當前重點推進的"數字孿生疏勒河"項目,整合了1.2萬個傳感器數據節點,構建起流域虛擬仿真系統。據規劃,未來三年將投入67億元用於擴展該技術體系,在黃河流域保護等重大工程中發揮示範作用。
來看,甘肅省通過技術創新與資本聚焦雙輪驅動,已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智慧水利發展模式。在數字孿生、人工智慧、大數據三個核心領域的突破性進展,不僅提升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和防災減災能力,更探索出"技術+投資"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隨著2025年《甘肅省智慧水利建設實施方案》的全面實施,預計到2027年全省水利信息化投入將突破百億規模,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水利高質量發展樹立新的標杆。
更多水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