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橋堆作為一種關鍵的功率元器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發射機系統的電源部分,橋堆行業的性能直接關係到整個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隨著2025年相關行業政策的出台,橋堆的應用與發展受到了更多關注。據行業數據顯示,在發射機系統整機供電中,高壓供電整流輸出存在 + 230V 和 + 150V,低壓供電整流輸出有 ±8V 和 ±22V 等,這些直流電壓均由交流電壓經橋堆整流而來。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橋堆在發射機系統中的工作原理、內部結構以及檢測方法。以下是2025年橋堆行業政策分析。
《2023-2028年中國橋堆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橋堆內部由 4 個二極體按特定方式連接而成。二極體具有單向導電性這一關鍵特性,即電流僅能從正極流向負極,無法反向流動。交流電呈正弦波形,當交流電通過二極體時,由於二極體特性,僅正半周電壓能夠通過,雖然正半周電壓大小變化,但方向不變,由此產生的直流電壓被稱為半波整流。不過,半波整流僅能輸出半周電壓,導致交流電利用率較低。而橋堆整流電路具備全波整流電路的優勢,其內部結構通過巧妙的二極體組合,彌補了半波整流的不足。
橋堆整流屬於全波整流,它充分利用了交流電的正半周和負半周,顯著提升了整流效率。橋堆上的 A1、A2 為交流電壓輸入端,這兩個引腳無正負極之分。其工作原理如下:當 A1 為正半周輸入端時,D1 和 D3 導通,D2 和 D4 截止,電流經 A1、D1、B3、C4、D3、A2 形成通電迴路;當 A2 為負半周輸入端時,D4 和 D2 導通,D1 和 D3 截止,電流經 A2、D4、B3、C4、D2、A1 形成通電迴路。可見,無論正半周還是負半周,負載均可獲得上正下負的整流電壓,實現了交流電到直流電的穩定轉換。
準確檢測橋堆的好壞對於保障發射機系統正常運行至關重要。檢測橋堆時,需明確其引腳與內部二極體的連接情況,依據二極體單向導電性進行操作。以指針式萬用表為例:首先將萬用表置於電阻 1K 擋,測量圖中 A1、A2 腳的導通情況,正常情況下,正向和反向測量均應不導通,若出現導通則表明橋堆損壞;其次,將 B3 腳與 A1、A2 腳分別進行正反向測量,紅表筆接觸 B3,黑表筆分別接觸 A1、A2 時應導通,反之黑表筆接觸 B3,紅表筆分別接觸 A1、A2 時應不導通,否則橋堆損壞;最後,對 C4 腳與 A1、A2 腳進行同樣的正反向測量,黑表筆接觸 C4,紅表筆分別接觸 A1、A2 時應導通,紅表筆接觸 C4,黑表筆分別接觸 A1、A2 時應不導通,若不符合則橋堆存在問題。
綜上所述,橋堆在發射機系統中承擔著將交流電壓轉換為直流電壓的重要任務。通過對其內部結構、整流原理以及檢測方法的深入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維護髮射機系統的穩定運行。在2025年相關政策的推動下,橋堆行業有望迎來技術革新與應用拓展。未來,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橋堆在更多領域將發揮關鍵作用,其性能和質量也將不斷提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子設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