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進入結構性調整期,SUV車型憑藉空間優勢和多樣化需求持續占據主流地位。數據顯示,今年7月SUV市場份額達49.4%,首次超越轎車成為乘用車第一大品類。本屆成都車展上,中大型SUV尤其是三排座SUV成為焦點,自主品牌以技術升級和配置越級策略主導市場,傳統豪華品牌面臨轉型壓力。本文通過分析展會趨勢、車企戰略及消費者偏好變化,揭示當前SUV市場競爭的底層邏輯與未來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SUV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本屆成都車展吸引近120個汽車品牌參展,其中自主品牌以壓倒性優勢占據核心展區。比亞迪、長安、奇瑞等頭部企業均實現「包館級」展示規模:
反觀傳統豪華品牌,BBA等車企展台規模與產品陣容明顯收縮,而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豪華」SUV如坦克500、極氪9X、蔚來ES8等售價普遍突破35萬元,形成對高端市場的衝擊。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品牌在35萬元以上SUV市場占有率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直接擠壓傳統豪華品牌的生存空間。
乘聯會統計顯示,7月SUV銷量前十車型中有8款為中型及以上級別產品,其中大三排SUV(6/7座)貢獻超40%的增量。成都車展進一步印證這一趨勢:
車企負責人指出,自駕游市場爆發推動大三排SUV需求增長:用戶對「長途出行無憂」「多場景適配」的訴求,促使廠商在續航能力、能耗優化及空間設計上持續突破。例如吉利通過共用電機架構降低研發成本,蔚來自研晶片方案每車降本超萬元,凸顯技術驅動下的價值競爭邏輯。
2025年行業促銷理性回歸後,車企轉向以「越級配置+研發降本」為核心的競爭策略:
車企高管透露,當前競爭已從「價格比拼」轉向「用戶體驗比拼」。例如某頭部品牌在新款SUV中增加三款全新車色,並強化智能化街區體驗,旨在通過差異化服務提升溢價空間。乘聯會預測,2025年高端SUV市場將出現15%的結構性增長,但技術儲備不足的企業可能面臨淘汰風險。
綜合本屆車展趨勢與行業數據可見:
2025年的SUV市場已進入「後價格戰時代」,企業需在技術創新、用戶體驗與成本管理間找到平衡點。隨著消費者對三排座SUV接受度持續提升,未來3-5年這一細分領域或成車企決勝關鍵戰場。
更多SUV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SUV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