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以來,滌綸長絲行業展現出強勁復甦態勢。截至8月31日,POY、FDY、DTY庫存天數分別降至17.8天、20.6天、26.2天,較去年同期顯著下降。伴隨「金九銀十」需求旺季來臨,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重點企業憑藉產能優勢與協同策略,在價格上行周期中表現突出。數據顯示,滌綸長絲前7個月產量同比增長6.5%,出口量增長13.8%,主流產品價差擴大至1273元/噸,行業盈利彈性加速釋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滌綸長絲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滌綸長絲行業自2024年投產高峰後進入低速增長期。截至2025年8月,行業開工率維持高位(7月達89%),庫存天數較2023年同期下降明顯。POY與主要原料價差擴大至1273元/噸,顯示產業鏈利潤向中游集中。分析表明,產能增速放緩疊加需求回暖將強化頭部企業的定價權,尤其在「金九銀十」旺季推動下,滌綸長絲價格有望持續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自律模式重啟成為關鍵變量。2024年通過聯合減產保價的短期策略曾有效改善利潤結構,而2025年該機制若延續,將進一步鞏固供需平衡。目前滌綸長絲社會庫存處於歷史低位(POY庫存天數同比減少5.2天),為後續提價提供空間。
頭部企業在產能規模與產業鏈協同上占據優勢。某重點企業(註:原文中未提及具體名稱)上半年滌綸長絲出口量同比增長10.94%,其「PTA-聚酯-紡絲-加彈」一體化布局有效控制成本,支撐淨利潤同比增長2.93%至10.97億元;另一龍頭企業憑藉845萬噸的產能規模(市場占有率超15%),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
行業集中度提升進一步凸顯頭部效應。數據顯示,前十大企業合計市占率已超過60%,其通過協同減產、優化排產等策略,有效緩解了周期波動對盈利的影響。未來,隨著中小企業退出加速,滌綸長絲龍頭的議價能力與抗風險能力將持續增強。
短期來看,「金九銀十」將推動下游織造端訂單回升。截至9月初,江浙地區加彈、織造開機率較7月提升明顯,終端服裝與家紡需求回暖已傳導至上游原料環節。滌綸長絲價格連續調漲(8月以來指數累計漲幅10.15%),預計第四季度盈利彈性將進一步釋放。
中長期視角下,行業產能增速將維持低位(年均增幅低於3%)。政策端對高耗能、低效產能的淘汰也將優化供給結構。重點企業通過技術升級與海外市場拓展(出口量同比增超10%),有望在2025-2026年實現利潤中樞上移。
滌綸長絲行業進入價值修復周期,龍頭引領長期機遇
綜上所述,2025年的滌綸長絲行業正經歷供需雙輪驅動的復甦進程。低庫存、高開工率與旺季需求共振下,行業盈利改善趨勢明確。龍頭企業憑藉規模效應及協同策略,在產能優化進程中占據主導地位。未來需關注自律機制執行力度與海外市場需求變化,但整體來看,滌綸長絲產業鏈的價值修復邏輯已較為清晰,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更多滌綸長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滌綸長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