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中國大陸PC(不含平板電腦)市場呈現強勁復甦態勢。數據顯示,本季度出貨量達1020萬台,同比增長12%,消費端與商用端需求同步提升,政策補貼和政府採購成為核心驅動力。與此同時,AI技術的深度滲透正重塑行業格局,推動PC市場向智能化方向加速轉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PC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指出,消費與商用雙輪驅動增長
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PC出貨量突破千萬台大關,達到1020萬台,較去年同期增長12%,其中消費端需求同比上升13%,商用領域增幅達12%。這一增長得益於多因素疊加:一方面,政府持續推出的消費補貼政策有效刺激了個人用戶升級設備;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與政府採購規模擴大,推動政企市場活躍度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AI技術的普及顯著提升了PC產品附加值。本季度AI PC占比已攀升至整體市場的28%,預計全年滲透率將達34%。分析顯示,搭載AI功能的筆記本電腦在性能優化、場景適配性等方面表現突出,成為消費者與企業用戶的新選擇。
短期爆發 vs 長期調整趨勢
同期,中國大陸平板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18%,達910萬台,顯示移動辦公和教育場景對輕量化設備的持續需求。然而,行業預測顯示,2026年平板市場可能因創新放緩與替代性產品競爭出現9%的下滑,而PC市場則有望保持穩健增長——2025年全年預計增長2%,2026年進一步提升至3%。
這一分化趨勢反映市場對計算設備功能性的更高要求:儘管平板在便攜性上占優,但PC憑藉更強的生產力屬性和AI集成能力,在長期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技術驅動下的行業變革與機遇
據市場分析,2025年第二季度AI PC已占據整體市場的近三分之一份額,並預計到2029年底,大中華區AI PC累計出貨量將突破1.07億台。這一數據表明,人工智慧正成為PC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推動硬體算力、軟體生態及應用場景的全面革新。
從投資視角看,AI PC的快速滲透為產業鏈上下游帶來多重機遇:晶片廠商需持續提升異構計算能力以滿足需求;作業系統與應用開發商則需加速適配AI工具鏈;而終端品牌商在產品差異化競爭中需兼顧性能、成本與用戶體驗平衡。
2025-2026年關鍵節點分析
短期內,消費補貼和政府採購仍將支撐PC市場需求,但未來增長的核心變量將轉向技術創新與AI生態的成熟度。預計到2026年,隨著更多企業級AI應用落地,商用PC市場將進一步釋放潛力;而消費者端則需通過價格策略與場景創新維持需求熱度。
對於投資者而言,重點關注以下方向:
與建議
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PC市場以12%的同比增幅印證了其韌性,消費端與商用端共同構成增長雙引擎。AI技術不僅重塑產品形態,更開闢出千億級增量空間。未來兩年,政策紅利邊際效應遞減後,技術創新能力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分水嶺。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技術疊代節奏與市場需求匹配度,在產業鏈各環節挖掘結構性機會,以把握PC行業智能化轉型帶來的長期價值。
更多P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P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