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9月19日,中國電影市場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全年票房(含預售)提前76天突破400億元大關,國產影片以超88.8%的市場份額占據主導地位,頭部作品持續帶動觀眾觀影熱情。與此同時,影院相關企業註冊量近五年穩步增長,在區域分布上呈現顯著集聚效應。這些數據印證了中國電影產業在內容創新、市場擴容及產業鏈優化方面的突破性進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影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9月19日,2025年度全國電影票房已突破400億元,較2024年提前76天達成目標。這一成績背後是國產電影的強勢崛起——其票房占比超過八成(88.8%),且年度票房前十名均為國產影片。諸如《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等作品憑藉創新敘事與情感共鳴,持續吸引觀眾走進影院,反映出中國電影在內容創作、技術應用及市場號召力上的全面提升。
從產業基礎看,截至2025年9月,我國存續的影院相關企業超9.2萬家。其中,2025年新增註冊企業約1.1萬餘家,延續了近五年的增長趨勢(除2022年小幅下降外)。這一數據表明,儘管面臨行業波動,市場仍對電影產業持長期樂觀態度。尤其在2024年,影院相關企業的註冊數量達到歷史峰值,顯示出投資者對中國電影市場的信心持續增強。
從區域分布來看,北京市與廣東省的影院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兩位,總數超2.1萬家,占全國總量的23%。山東、江蘇、四川緊隨其後,形成「雙核多極」的產業格局。這種分布既受益於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區龐大的消費市場及影視產業鏈資源,也凸顯出頭部區域在電影製作、發行與放映環節的核心引領作用。
當前票房增長與產業擴張背後,行業正面臨更高要求。觀察人士指出,創作者需更敏銳捕捉時代情緒變化,通過貼近現實的主題表達和沉浸式觀影體驗吸引年輕群體。同時,影院企業需加強差異化運營策略,在票房產出、衍生消費及數位化服務等方面深化布局,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2025年中國電影市場以提前破紀錄的票房成績與持續擴大的產業規模,展現了強勁內生動力。國產影片通過高質量內容鞏固市場主導地位,影院網絡則依託區域集聚效應加速優化資源配置。未來,行業需在內容創新、技術應用及觀眾需求響應上進一步突破,方能延續繁榮態勢,實現從「票房產出」向「價值創造」的躍升。
更多電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