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慶黃金周消費熱潮下,金飾需求持續領跑貴金屬品類分化顯著
隨著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效應顯現,中國珠寶消費市場迎來年度旺季。據行業監測數據顯示,黃金飾品銷售額同比增幅超18%,而鉑金、銀飾等品類增速不足3%。本文結合重點企業經營動態與行業數據,解析當前珠寶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及未來趨勢。

在假期效應與促銷活動推動下,北京菜百股份總店客流量恢復至歷史峰值水平。截至10月1日,足金飾品掛牌價普遍突破1120元/克,其中周生生報價達1130元/克。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對黃金的偏好顯著分化:中老年群體仍是主要消費力量,占櫃檯諮詢比例超70%,且偏好5-10克的小克重產品;而鉑金、鈀金及鑽石類珠寶櫃檯客流稀疏,銷售人員反饋年輕客群多持觀望態度。
2025年前三季度黃金價格呈現V型走勢。國際現貨黃金9月突破3922美元/盎司,國內足金均價從年初的約990元/克上漲至1075元/克。儘管金價攀升抑制部分需求,但頭部企業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實現逆勢增長:菜百股份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潤同比分別提升8%和6%,其"微笑曲線"戰略聚焦高附加值設計與終端服務;相比之下,周大生、老鳳祥等傳統品牌因過度依賴基礎金飾,收入利潤雙降。差異化布局的曼卡龍、潮宏基通過推出輕奢黃金飾品,實現營收增長超25%。
白銀與鉑金價格年內漲幅顯著:菜百鉑金PT999自6月起累計上漲30%,當前報價482元/克;鈀金同期漲幅達42%。然而市場表現冷熱不均——黃金憑藉保值屬性維持消費韌性,而工業需求占比較高的鉑、鈀雖投資價值凸顯,卻難以突破珠寶終端市場的認知壁壘。行業分析顯示,中老年消費者普遍認為"黃金是唯一能快速變現的珠寶品類",其持有量占家庭資產的比例從2015年的8%升至2023年的14%,形成穩固消費慣性。
截至2025年8月,中國央行連續第10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總量達7402萬盎司。全球範圍內,95%的受訪央行預期未來一年將增加黃金持倉。這一趨勢不僅反映避險需求,更推動珠寶企業加速布局黃金產業鏈:菜百股份通過供應鏈優化將單克盈利維持在行業平均水平1.2倍;豫園股份則依託渠道下沉策略,在三四線城市新開門店超60家。
結構性機遇與挑戰並存
2025年的中國珠寶市場正經歷深度變革。黃金作為核心品類的主導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但鉑金、鑽石等細分領域亟需通過文化營銷和場景創新重塑消費認知。頭部企業依託差異化產品矩陣實現增長突圍的同時,行業整體利潤率承壓倒逼全鏈路數位化升級。未來,兼具金融屬性與情感價值的產品設計,或將成為珠寶品牌決勝的關鍵。
更多珠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珠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