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10月期間,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成功舉辦。在複雜國際環境下,本屆廣交會以7.46萬個展位、超3.2萬家參展企業規模再創新高,其中3600家企業首次亮相。這一盛況折射出中國外貿在結構性優化中持續釋放的增長動能,也為觀察全球產業鏈重構下的外貿競爭格局提供了重要窗口。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達33.61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占比超六成,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速顯著,印證了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外貿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當前外貿競爭已從價格比拼轉向價值創造,企業通過技術突破與設計賦能構建差異化優勢。本屆廣交會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獨家好物」占據核心展區,如仿生呼吸滅蚊技術、高透球形製冰機專利技術等創新產品,展現了中國製造業向高附加值領域攀升的態勢。工業設計作為產品增值引擎,推動「東方美學」家電、環保新材料文創產品等設計導向型商品成交額顯著增長,超靜音壁爐取暖器等單品在展會首日即達成百萬美元訂單。統計顯示,新增18家全球合作夥伴、覆蓋110個國家和地區的廣交會,正助力企業通過模式創新開拓新市場,外貿競爭焦點已轉向技術、設計與服務生態的協同創新。
智能製造成為本屆廣交會的「硬核」標籤。服務機器人展區集中展示AI視覺算法、動態力控等技術融合成果,筋膜按摩機器人、登山助行外骨骼等產品通過人機協作與自主決策能力,吸引多國採購商體驗。工業自動化展區則呈現「母機+數字孿生」系統,設備供應商從硬體銷售轉向提供實時監控、預測性維護等全周期服務,推動外貿附加值持續提升。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高技術產品出口保持較高增速,其中工業母機、智能裝備出口規模同比增長超12%,印證了數位化轉型對產業鏈競爭力的強化作用。廣交會線上平台通過精準供采對接,使參展企業成交效率提升30%,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智能技術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綠色低碳已從加分項變為高端市場「資格賽」,本屆廣交會超108.3萬件展品標註綠色屬性。光伏企業展示的弱光發電技術、自清潔太陽能路燈等創新,有效解決中東風沙、東南亞陰雨等環境挑戰,綠色產品成交額同比增幅超25%。供應鏈端的綠色管理同樣關鍵,38.4%的參展企業通過綠色工廠認證,構建從原料採購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新能源企業數量達305家,同比增長3%,其產品在歐美環保法規趨嚴背景下需求激增。統計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等綠色能源產品出口額突破6000億元,同比增長28%,綠色轉型正為中國外貿開闢新藍海。
新質生產力構築外貿競爭新優勢
2025年的廣交會呈現「創新、智能、綠色」三位一體的外貿升級圖景。數據顯示,中國外貿企業正通過技術疊代、模式創新與綠色重構,實現從「世界工廠」向「價值創造中心」的跨越。前三季度高技術產品出口占比突破30%,機電產品貢獻超六成出口增量,綠色產品貿易規模同比翻番,共同印證了新質生產力對產業鏈競爭力的重塑作用。在全球化重構背景下,這種結構性優化不僅鞏固了中國外貿的韌性,更為全球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更多外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外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