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貝類的生產和貿易
世界貝類生產和貿易的規模貝類作為水產品的主要品種之一,主要包括鮑魚(包括螺,下同)、蛤類、貽貝、牡蠣和扇貝,具有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和食用方便等特點,長期以來受歐洲、北美和亞洲很多國家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無論是生產規模還是貿易規模均呈現增長之勢,在世界水產品生產和貿易中顯得愈來愈重要。
2004年世界貝類生產規模達1400多萬噸,比20年前增加了近100萬噸,其中尤以蛤類和牡蠣增長最多,均增加了350萬噸左右,分別達到490多萬噸和470多萬噸。不僅如此,貝類產量在水產品總產量中的比重亦呈上升之勢。2004年超過了10%,比10年以前增加了2個百分點還多。
2004年世界貝類出口規模近160萬噸,也比20年前增加了近100萬噸,其中尤以貽貝和扇貝增長最多,均增加了40多萬噸,分別達到60多萬噸和50多萬噸。不僅如此,貝類出口量在水產品出口總量中的比重亦呈上升之勢。2004年上升至近3%,比10年以前增加了近0.5個百分點。
世界貝類生產和貿易的特點若進一步分析近年來世界貝類的生產和貿易狀況,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貝類的生產和貿易以養殖產品為主,且產量增加主要依賴於養殖產品。雖然鮑魚、蛤類、貽貝、牡蠣和扇貝均既有養殖產品,也有野生捕撈產品,但隨著貝類產量的不斷增長,養殖產品在生產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遠遠超過了捕撈產品。而且由于海洋漁業資源的衰退和養殖技術的進步,貝類產量的增長將會愈來愈依賴於養殖產品的增長。自2000年起,養殖產品所占比重就超過了80%,為910多萬噸,至2004年該比重達到85%,為120多萬噸。其中,尤以牡蠣和扇貝的比重最大,均在90%以上。這種生產結構的特點也表現在貿易方面,也恰恰是養殖產品的大幅度增長滿足了近年來不斷增長的貝類進出口貿易。
第二,貝類生產以牡蠣和蛤類為主,但貿易品種以貽貝和扇貝為主。在貝類的生產結構中,牡蠣和蛤類所占比重最大,2004年分別占總產量的34%和35%,達460多萬噸和410多萬噸,貽貝和扇貝占總產量的比重均只有14%,分別為180多萬噸和110多萬噸。然而,由於歐洲等主要進口國家的消費者對扇貝和貽貝的偏好,在貝類的國際貿易中貽貝和扇貝是主要的品種。2004年貽貝和扇貝出口量占世界貝類出口總量的比重分別為42%和35%,達65萬噸和55萬噸以上,而牡蠣和蛤類僅各占11%,分別為17多萬噸和18多萬噸。
第三,貝類生產和貿易均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但各區域品種差異較大,產量發展趨勢也各異。儘管各大洲和大部分國家均有貝類生產,但主要的生產和貿易區域都集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2004年,亞洲的生產規模達1100多萬噸,占世界貝類生產總量的80%以上,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和泰國。歐洲和北美洲的生產規模均為110多萬噸,各占世界總量的8%,主要分布在歐洲的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和丹麥以及北美的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國,而其他大洲的產量僅占到3%(參見圖6)。主要生產區域的貝類品種差異較大。亞洲以牡蠣和蛤類為主,歐洲以貽貝為主,有部分牡蠣和蛤類,北美以蛤類、扇貝和牡蠣為主。不僅如此,各大洲的產量發展趨勢差別也較大。亞洲近年來產量增長較為迅速,由本世紀初的870多萬噸增長至2004年的1140多萬噸。歐洲的產量徘徊不前甚至有所減少,始終在110萬噸~118萬噸左右波動。北美洲增長相對緩慢,2004年為112萬噸,僅比2000年增加了15萬噸。
貝類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有一部分,南美和非洲極少。歐洲和亞洲的出口規模大約占世界貝類出口總量的55%和25%左右,主要出口國家為歐洲的丹麥、荷蘭、西班牙、法國、愛爾蘭、希臘、德國、義大利、英國以及亞洲的中國和韓國。北美和大洋洲大約各占10%左右,主要出口國家是美國(參見圖7)。貝類進口主要集中在歐洲,其次是北美和亞洲。歐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貝類進口地區,進口規模大約占世界貝類進口總量的60%~70%,主要進口國家為法國、比利時、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北美和亞洲大約各占15%,主要進口國家是美國、日本和中國香港。由於品種原因,有些國家如法國、義大利等,既是進口大國又是出口大國。
中國對貝類的貢獻
1.中國貝類生產對世界的貢獻由於中國沿海消費者素有喜食貝類的習慣,加之改革開放後中國水產品養殖生產者對國外市場的了解,貝類的生產和貿易規模均快速增長。2003年,中國貝類產量超過了900萬噸,2004年增至950萬噸,占亞洲生產總量的83%和世界生產總量的68%,成為世界貝類生產第一大國。其中尤以蛤類和牡蠣增長最快,分別較2000年增長了140多萬噸和近50萬噸,分別達到380萬噸和370萬噸以上(參見表1),占世界總產量的77%和79%;鮑魚產量占世界鮑魚總產量的比重也達到了66%,扇貝占47%,貽貝所占比重稍低,為35%。
2.中國貝類進出口貿易對世界的貢獻近年來,中國貝類出口規模不斷增長,2004年貝類出口量約為22萬噸,占了亞洲貝類出口總量的60%左右,是亞洲貝類出口第一大國,在世界貝類出口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也近14%,成為像丹麥、荷蘭、美國等國一樣的世界貝類出口大國。中國雖然在亞洲不是最大的貝類進口國,在世界進口國中也榜上無名,但隨著加入WTO以後,中國水產品進口總量的不斷增長,貝類進口規模也在增長,在日本和中國香港之後居亞洲第三,占亞洲貝類進口總量的比重也達到了10%以上。
中國貝類的出口前景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不僅是世界貝類第一大生產國,也是世界貝類進出口貿易大國之一。然而,品種結構和安全衛生問題卻嚴重製約了中國的貝類出口。
1.貝類生產和貿易的品種結構差異過大
中國貝類主要的生產品種是蛤類和牡蠣,各占總產量40%左右,但蛤類和牡蠣在貝類國際進出口貿易中所占比例相加也只有22%;而進口國需求較大的貽貝和扇貝,在中國的貝類生產中只有不足8%和10%。這種生產和貿易品種結構上的過大差異必然影響貝類的出口市場和規模。
2.貝類生產的安全衛生狀況沒有達到主要進口國家的標準
中國貝類生產的安全衛生監控工作相對滯後:一是養殖區域和養殖場的管理不到位,無法做到對養殖規模、養殖區域和養殖企業的嚴格管理和監督。二是缺乏切實可行的可追溯制度,無法做到清楚地了解每個養殖企業,加之流通過程中的管理混亂,可追溯制度難以執行。三是實驗室建設薄弱,儀器設備不僅老舊落後、靈敏度不高,而且配套數量嚴重缺乏,常常成為制約工作進度的重要因素。四是缺乏連續性的監控手段和監控數據,監控工作更多的表現為普查和調查的性質,無法達到定點監控和連續監測的目的,從而也導致監控數據缺乏連續性,制約了數據的有效利用。由於安全衛生監控工作的滯後,中國貝類生產的安全衛生狀況目前還未達到主要進口國家的標準。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歐洲市場一直未對中國開放。
因此,儘管中國在世界貝類生產和貿易上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要想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擴大貝類的出口規模,還需對貝類生產的品種結構進行合理調整,並在安全衛生工作方面加大力度,儘快縮小與主要進口國家的差距。(孫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