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殺蟲劑行業分析報告 >> 阿維菌素還能風光多久?

阿維菌素還能風光多久?

2008-08-08 08:48: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年來,生物農藥風生水起,市場形勢一片大好,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大幅回升。作為其中之一的阿維菌素,在5種高毒農藥禁用之後,一改之前數年進展緩慢的膠著格局,顯示出了咄咄逼人的發展勢頭,不僅成功「破殼」,成為農業生產的常用生物農藥,而且價格持續上漲,市場風頭盡現,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對此,人們不禁要問:阿維菌素師出何方?緣何備受青睞?又能風光多久? 

   阿維菌素師出何方 

    阿維菌素是當前生物農藥市場中最受歡迎、最具競爭性的新產品。其是一種新型抗生素類生物農藥,英文名稱Avermectins,是由日本北里大學大村智等和美國Merck公司首先開發的一類具有殺蟲、殺蟎、殺線蟲活性的十六元大環內酯化合物,由鏈黴菌中灰色鏈黴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發酵產生。原藥為白色或黃白色結晶粉,有效成分含量75%~80%,常溫下不易分解,在25℃時pH6 -9的溶液中無分解現象。 

    我國20世紀80年代末由上海市農藥研究所開發從廣東揭陽土壤中分離篩選得到7051菌株,後經鑑定證明該菌株與阿維菌素化學結構相同;1993年,北京農業大學新技術開發總公司立項研究並生產開發此藥。1995年以來,我國生產的AVM出口量占30- 40%,也就是說骨幹AVM生產企業早已從事國際營銷,已具有相應人員、一定的經驗及參與國際市場的能力在國際市場上已具有較穩定的細分市場和相對忠實的客戶。 

    面世之後頗受歡迎 

    阿維菌素問世業內專家認為是繼青黴素以來抗生素的又一次革命還在於以阿維菌素為母體通過半合成進行結構改造可以開發出一系列活性更高、選擇性更強、安全性更優的衍生新品種。目前已商品化的有伊維菌素 (ivermectin,簡稱IVM)、埃瑪菌素(emamectin,又稱甲氨基阿維菌素)、道拉菌素(dormectin)、埃珀利諾菌素 (eprinomectin,又稱乙醯氨基阿維菌素)和色拉菌素(selamectin)等。早在1981年伊維菌素的年銷售額就達10億美元左右創單項獸藥銷售收入最高。  

    阿維菌素早期主要是用作獸藥,如今應用於農藥生產的比重正在增加,已有40%左右的產量消耗於農藥生產上。全國阿維菌素總生產能力超過800t/a,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銷售收入(含出口)超過10億元。自1995年以來我國形成的相關專利達到136項。國內主要生產經營阿維菌素的企業較多,如河北威遠生化、山東齊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升華拜克、浙江錢江生化、華藥愛諾、浙江海正藥業等。
 
    十餘年來,不論技術、生產能力還是生產企業、市場份額都發展迅速,這些足以使阿維菌素成長為我國生物農藥的奇葩,並在農業應用上呈現出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作用。 

    阿維緣何廣受青睞 

    作為一種新型抗生素類生物農藥阿維菌素具有結構新穎、高效、安全、農畜兩用的特點也是當前生物農藥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新產品之一。 
     首先,具有獨特作用機制不易使害蟲產生抗性。阿維菌素的作用靶體為昆蟲外周神經系統內的r-氨基丁酸(GA-BA)受體。它能促進r-氨基丁酸從神經末梢釋放,增強r-氨基丁酸與細胞膜上受體的結合,從而使進入細胞的氯離子增加,細胞膜超極化,導致神經信號傳遞受抑,致使麻痹、死亡。這種獨特的作用機制,不易使害蟲產生抗性,與其它農藥無交互抗性,能有效殺滅對其它農藥已經產生抗性的害蟲。 
 
    其次,殺蟲譜廣。目前報導 Avermectin殺蟲譜有84種,能有效防治雙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害蟲及多種害蟎,如柑桔銹蟎(銹壁虱)、桔全爪蟎、桔芽癭蟎、桔短須蟎、斑真葉蟎、茶半趺蟎、矢尖盾蚧及實硬薊馬;棉花的各種蟎類及潛蛾、棉葉夜蛾;觀嘗植物的潛葉蛾、苜蓿薊馬、小長管蚜類、桃蚜;蔬菜斑潛蠅幼蟲、菜青蟲、莖葉蛾;馬鈴薯葉甲;果樹蟎類、圓盾蚧、梨木虱及菸草夜蛾、天夜、煙粉虱等80多種害蟎和害蟲。 

    我國多用來防治蟲體小、世代多、易出現抗藥性的害蟲,如梨木虱、棉蚜等,潛葉性的害蟲如美洲斑潛蠅等,害蟎如二斑葉蟎、茶橙葉蟎、山楂葉蟎和寄主廣、食性雜的害蟲如小菜蛾等。 

     再次,具有高生物活性。阿維菌素對害蟲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無內吸性,但有較強的滲透作用。藥液噴到植物葉面後迅速滲入葉肉內形成眾多的微型藥囊,並能在植物體內橫向傳導,殺蟲活性高,比常用農藥高5-50倍畝施用量僅0.1-0.5gA.I。蟎類成蟲、若蟲和昆蟲幼蟲接觸阿維菌素後即出現麻痹症狀,不活動,不取食,2-4天後死亡。 

    阿維還能風光多久? 

    因其高效、低毒、高選擇性等優點,阿維菌素一面世就備受市場寵愛,至今已在農藥市場風光十餘載,成為了農民普遍接受的主流農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它是否還能續寫神話,風光依舊? 

    市場需求有所提升(二級) 

    2006 年,隨著各種新型專利全面到期,阿維菌素系列產品的全世界銷售額達上百億美元。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對該產品的需求也正逐步上升,如東南亞的新加坡、越南和泰國等國從我國進口阿維菌素有增加的趨勢。 

    與此同時,出口持續增長,全球原料生產轉移的趨勢日益明顯。國外製藥巨頭因環境問題、人力成本等因素,轉而向我國等具有成本優勢的國家購買原料,如阿維菌素最大生產企業美國默克製藥公司曾是阿維菌素、依維菌素專利發明人,現在轉向我國採購阿維菌素。 

     此外,五種高毒農藥的退出,也給阿維菌素系列農藥產品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由於阿維菌素可廣泛應用到蔬菜、果樹、小麥、水稻、棉花、菸草等作物蟲害的防治,可與大多數農藥混配使用擴大殺蟲譜並提高防治效果和殺蟲速度。隨著高毒農藥的禁用,下游產品大量開發,使用範圍擴大,使阿維菌素市場需求量進一步擴大。 

    經歷幾多動盪波折 

    在看到市場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阿維菌素的發展也波動很大。 

     前幾年,阿維菌素原藥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一降再降,從上市初的每公斤幾萬元迅速下降到每公斤3000元,2003年最低時跌至每公斤1000元,導致許多企業2004年減少了阿維菌素的生產。這樣一來,2004年3月初,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狀況,價格大幅回升,平均價回升到了1730元/公斤,市場甚至出現了有價無貨的情況,很多企業受利潤驅動,緊急上馬阿維菌素項目,導致阿維菌素產量又迅速增加。 

    經歷了一番無序競爭的價格戰後,2005年阿維菌素價格再次回落,很多企業因為利潤降低而停產。之後,阿維菌素價格在2006年春節後快速上升,原藥價格達1300元/公斤,和2005年年底相比翻了一番。近兩年,阿維菌素市場價格仍在持續攀升。 

    機遇與挑戰共存 

    隨著國際有機農產品市場的不斷發展,無化肥副作用的農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及害蟲化學農藥抗藥性的增強,導致世界對生物農藥的需求日益增長,生物農藥的生產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作為主要的生物農藥品種,阿維菌素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就國內市場而言,「十一五」規劃意味著新工業時代的到來,強調綠色、環保、建立和諧社會,給阿維菌素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也給阿維菌素衍生產品帶來空前發展機遇。 

     首先,阿維菌素在國內面臨的機遇是2007年全面禁止高毒農藥的替代效應。我國每年的高毒農藥使用量占全部農藥使用量的30%左右而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使用量占高毒農藥使用量的80%左右。五大高毒農藥的退市,直接為阿維菌素等高效低毒生物殺蟲劑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其次,經農業部組織科學試驗後AVM作為替代高毒農藥的品種推薦應用在水稻上將指日可待長期以來AVM的這塊使用「禁地」將變成「綠色通道」。 

    再次,未來五年國家將加大林業病蟲害防治投入的力度除了專項投入外還將以增加的10億元林業補償金來體現。這項投入的增加對我國相關農藥企業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也是AVM的潛在巨大市場。 

     但在面臨機遇的同時,阿維菌素的發展也存在著挑戰。目前雖已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但工業化過程中還存在菌株選擇難及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大大限制了阿維菌素的推廣應用。而隨著阿維菌素應用的不斷普及,其在植物體中存在的抗性逐年增長。其中,蔬菜小菜蛾對阿維菌素的抗藥性隨著選育代數的增加而增加,經27 代後抗性可高達812.7 倍。據1995 年至2004 年在廣西合浦、恭城等十餘個縣的相關調查分析,抗性小菜蛾對阿維菌素的抗性已經增長了好幾十倍;另據全國各地區植保站的監測表明:各地小菜蛾對阿維菌素的敏感性已經逐步下降,甚至達到了中抗水平。
 
    再加上阿維菌素是一個高耗能的產業,其能耗占到總生產成本的30%以上,因此很多廠家都轉向能源成本較低的西部地區進行生產。但是,對其污水和廢渣的排放至今仍未得到較好的處理,由此而引發的環境污染也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阿維並非風光難續 

    鑑於上述原因,一些在農藥行業有多年銷售經驗的業內人士告訴筆者,阿維菌素的產品生命周期即將走入衰老期,其市場前景不容樂觀。同時,部分農民和銷售商也反映,即使不斷加大用藥濃度,也難以有效殺滅害蟲。 

    據了解,剛上市時阿維菌素農藥的乳油含量為0.2%,而發展到今年已有廠家登記了3%乳油含量的阿維菌素產品。生產商如此不斷增加乳油含量實屬迫不得已,因為害蟲「越來越厲害」,而究其原因,根源乃是由於農民用藥水平太低而「自毀長城」。 

     相對於化學農藥而言,生物農藥毒性低、選擇性強,但是抗性產生速度比前者快,這也是生物農藥的一個致命傷。我國農民習慣於長年累月持續使用某一種農藥,而農業已開發國家的農民用藥相對科學,幾乎不會常年連續使用同一種農藥,因此農藥的產品周期要長許多;另一方面,我國農民的復配手段也不科學,常常將七八種農藥復配到一起使用,而國外的農民一般只復配兩種類型的農藥。這種不科學的使用方法,加速了害蟲對農藥的抗性。目前,在長江以南地區,阿維菌素的使用效果已經大打折扣,害蟲對其抗性非常強;在北方地區,害蟲已表現出了抗性增強的現象。有專家認為,這種趨勢只會加速阿維菌素產品的淘汰速度。 

    應該說,阿維菌素的風光難續,體現的是高質量農藥在低質量應用面前遭遇的尷尬。但是,像阿維菌素這樣的產品其生命周期不應如此短暫,如果能在使用上更加合理科學,完全可以像國外農藥一樣長期使用。 

    在阿維的風光再現之路上,下一步有關生產企業應在開發新品種、新製劑、降低生產成本上下功夫,從而進一步打開阿維菌素的市場新空間。(山蝶)
 

更多阿維菌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阿維菌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