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稀有金屬行業分析報告 >> 限制出口背後:中國稀有金屬產業真實鏡像

限制出口背後:中國稀有金屬產業真實鏡像

2009-07-01 08:45: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目前稀有金屬開採工藝簡單,個人利益驅使短期行為嚴重、地方管理部門監督不足等都是造成目前有色金屬行業混亂的主要原因。正常開礦企業的成本遠遠高於私營企業,部分企業偷稅漏稅嚴重、價格互相壓低,導致整個產業定價權旁落,國外趁機大量囤積中國稀有金屬,一旦市場價格有所反彈或升高,國外就以足夠的儲存量壓低中國稀有金屬價格。

  「本次摩擦,我們還是希望通過對話的方式進行交涉,如果提起訴訟將會使局勢更加緊張,目前我們正在做對話的準備,希望進一步磋商。」6月25日,一位商務部相關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

  之前的6月23日,歐盟與美國聲稱將就中國限制出口稀有金屬問題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不過第一個步驟將派代表團同中國磋商,磋商不成才會正式提起訴訟。6月24日,中國商務部收到了歐盟、美國關於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的磋商請求。

  這似乎預示著,金融危機背景下,世界各國對戰略資源的爭奪以及貿易爭端的再次升溫。

  事實上,對於中國稀有資源出口引起的摩擦已經不是第一次。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2005年,歐盟方面曾因焦炭的出口問題與中方有過摩擦。

  「上次摩擦也是因為提高出口關稅引起的,最後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了,當時我們國內正處於資源緊張的狀態。」上述商務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金融危機當前,各國為了發展經濟,對於資源的需要更加迫切。中國此舉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國內資源匱乏和環境的問題。中國是資源匱乏的國家,考慮到中國的當前形勢,我們的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受資源的匱乏制約,一方面又受環境的約束,所以中國要從根源上保護稀有金屬礦產資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趙晉平對記者說。

  限制出口

  引起歐盟和美國「不安」的因素是中國近些年來出台的對稀土、焦炭、鋁釩土等稀有資源產品出口的新規。

  據悉,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對稀有金屬出口實施的是出口退稅的關稅政策。但導致了國內亂采濫挖、畸形出口,因此後來國家開始著手保護這些戰略性資源不被過度快速消耗。

  2005年,中國政府開始調整稀有金屬的出口關稅,但是收效並不明顯。以稀土為例,2005年,中國取消稀土產品出口退稅政策;2006年11月,中國又對稀土氧化物徵收10%的出口關稅。但全國稀土出口量依然快速遞增,如今世界每年消耗的稀土資源至少80%由中國供應,與1990年相比,中國稀土出口量已經翻了9倍。

  中國稀土儲量位居世界第一,產地主要集中在內蒙古的包頭和江西的贛州兩地。照目前的消耗速度,世界最大稀土礦包頭白雲鄂博礦藏將在30年內消失;有「世界鎢都」之稱的江西贛州稀土資源礦將在20年內開採殆盡。

  正是在此背景下,2007年6月1日,中國實施了關於資源性產品出口的新的關稅方案,進一步提高鎢、稀土、鉬等稀有金屬原礦和相關產品的出口關稅,從5%到15%不等。

  而這一系列措施所起到的作用是明顯的。記者從江西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該廳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相關稀有金屬之一的鎢礦產業管理監督辦法,從產量上限制資源外流。辦法規定:鎢礦開採實行總量控制,每年11月15日前由礦山企業向所在地、縣級國土資源局提出下年度開採申請指標,由省國土資源廳審核後上報國土資源部審批;實行鎢精礦礦山企業總量控制責任制度,年產量300噸以上的由省國土資源廳與礦山企業簽訂責任狀,年產量300噸以下的由市國土資源局與礦山企業簽訂責任狀。
  「美歐聯合抗議中國限制出口稀有金屬,他們也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但是我完全贊同中國限制出口稀有金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江西發改委官員對記者說,「日本目前已經囤積了許多從中國進口的稀有金屬,畢竟這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理應受到國家的重視和保護。去年江西稀有金屬『限量保價』的地方政策經媒體曝光後就在國內引發波瀾。」

  對於之前中國稀有金屬資源產業存在的弊病,有著20多年在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工作經歷的劉輝有著深刻的認識:「稀有金屬資源開採總量失控,開採秩序混亂,開採過剩使儲量逐年大幅減少,國有企業每年都有開採總量和生產計劃;而當地的私營企業卻自立門戶,政策及行業規定難以監管到位,亂開亂挖的情況嚴重,導致市場價濫價,低價傾銷,供過於求,影響正常企業生產運營。」

  據劉介紹,目前稀有金屬開採工藝簡單,個人利益驅使短期行為嚴重、地方管理部門監督不足等都是造成目前有色金屬行業混亂的主要原因。正常開礦企業的成本遠遠高於私營企業,部分企業偷稅漏稅嚴重、價格互相壓低,導致整個產業定價權旁落,國外趁機大量囤積中國稀有金屬,一旦市場價格有所反彈或升高,國外就以足夠的儲存量壓低中國稀有金屬價格。

  「國家針對大量稀有金屬資源外流,採取限制資源開採及出口,作為企業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事情,這有利於中國在稀有金屬上話語和定價權的提升。」

  「核心技術仍然在國外」

 
  「這些限制措施對江西稀有金屬的出口影響並不大,開採和出口總量是下降了,但是延伸產品出口正在提升。同時,國家每年都會有相應的配額制度。由國家控制出口總量使得稀有金屬產業能夠有序地發展,而不是盲目、浪費開採。」一位產業投資人士向記者表示。

  目前,江鎢集團占到全國混合稀土總產值的20%~30%左右,旗下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是江西唯一一家具有開採稀土礦權的企業。通過混合稀土礦可以分離出17種元素,可生產螢光材料、稀土金屬氫化物電池材料、電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儲氫材料、催化材料、精密陶瓷材料、雷射材料、超導材料等,廣泛應用於電子、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輕工、環境保護、農業等領域。

  但是,據江西鎢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辦主任周小健介紹:「目前,稀土下游高端產業鏈依然在國外,核心技術也在國外,我們江鎢生產的大多數為金屬製品,或稱中間製品,也就是俗稱的『初級產品』。」

  同為稀有金屬的江西鎢礦,在國內外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全國產量為8萬~9萬噸,江西就占了1/3,為3萬噸左右。但是,深加工產品技術低下,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產業產值。

  「我們鎢精礦已經有5年左右時間沒有出口了,主要原因還是鎢精礦前期加工有污染,國外不希望將污染帶到國內,而我國鎢礦深加工產品又嚴重缺乏,直接影響到出口總量總額。」周小健表示。

  一個尷尬的例證是,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微型鑽頭的生產加工企業,中國五礦旗下的南昌硬質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為了增加鑽頭的硬度,必須在裡面添加鎢精礦。然而日本從中國進口低廉的鎢礦初級加工產品——鎢粉,他們又將這些鎢礦初級產品再進行深加工——超微細鎢粉末,隨即以高價出口到中國工廠進行合作生產微型鑽頭。

  在生產過程中,在中國生產的初級加工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徵,而日本所進行的再次深加工則清潔得多,已開發國家將污染丟在中國是目前稀有金屬業界公認的事實。

  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何美國和歐盟會如此在意中國不斷提高的出口門檻。

  但是在趙晉平看來,中國對稀有資源出口的限制是不違反WTO規定的,這是考慮到本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而決定的,尤其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大對稀有金屬資源進出口的宏觀調控和管理,尤其是有戰略意義的優勢稀有金屬資源,提高出口關稅,實行配額管理,嚴格控制出口總量是非常必要的。「這就在源頭把漏洞堵住了。」

更多稀有金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有金屬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