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市農機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全縣農機推广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鄱陽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推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縣新增插秧機152台(套),其中高性能插秧機1台,水稻機插面積65000畝,機插率達6.2%,插秧機的推廣由2007年的不足10台至2008年的43台再到今年的152台,連續三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有力的促進了水稻全程機械化進程。
一是領導重視,全力以赴。鄱陽縣是江西省糧食主產縣,就農機擁有量而言也是江西的農機大縣,但就耕種收綜合指數而言卻不是農機強縣,目前耕種收水平僅為51%。如何把鄱陽縣由農機大縣打造成農機強縣,關鍵是著力突破水稻生產機插「瓶頸」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為此,從農機站和農技推廣中心到農業局將全力推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工作列為全縣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從領導力量到技術人員的安排,從物化服務到資金落實,全部讓位於水稻機插工作,全縣共有縣站與鄉鎮40名領導負責插秧機推廣工作,31名技術人員從事推廣工作,投入10多萬元用於機插培訓。
二是廣泛宣傳,重點培訓。今年春節一過,縣農機站就利用報紙、電視媒體為機插推廣工作廣泛造勢,同時利用散發傳單和走村串戶上門講解等方式進行宣傳,使廣大農戶深知機械化育插秧帶來的好處與實惠。三月初,鄱陽縣陸續在鴉鵲湖鄉、樂豐鎮、油墩街鎮、蓮湖鄉、古縣渡鎮、柘港鄉、饒豐鎮、三廟前鄉、田畈街鎮、高家嶺鎮等18個鄉鎮舉辦了機械化育插秧培訓班,參訓人數1500餘人(次)。早稻栽插時又在鴉鵲湖、樂豐、古縣渡三個鄉鎮召開了機械插秧現場觀摩會,參觀人數達400多人。培訓中著重注意農機與農技的有效結合。通過觀摩和培訓影響非常大,農民反映強烈,在全縣廣大幹部中迅速掀起了說機插、議機插、干機插、服務機插濃厚的工作氛圍。
三是創新「三位一體」推廣新機制。經過幾年的推廣,鄱陽縣成功地摸索出一套「政府引導,合作社推介,企業服務,多企競爭」「三位一體」的機插推廣新機制。首先,農業和農機部門共同謀劃工作盤子,開闢插秧機補貼「綠色」通道,全縣主產糧食鄉鎮重點培訓、重點突破,購買插秧機優先補貼,貼心服務。其次,全縣農機專業合作社以「訂單」和「會員」制進行推介、拓展業務,全縣所有的合作社在機插秧培訓當中都積極參與推介始終,或社員身先示範或訂單作業。鴉鵲湖農機合作社僅早稻就為社員栽插2000餘畝,自購插秧機11台。樂豐合作社一次性就到珠湖勞改農場承包機插面積3600畝,都取得了很好的示範幅射效果。第三,企業服務就是企業技術服務人員深入農村吃住在農家,面對面、手把手的教農民育秧和栽插。第四,採取多企業競爭,目前「富來威」、「久保田」、「東洋」、「常發」等品牌企業都紛紛落戶鄱陽,賽技術,比服務,爭推廣。在鄱陽機插工作中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企業競爭格局。
四是打造本土技術人員隊伍。為了確保機械化育插秧這一新生事物的穩步推進,快速發展,在眾多用戶中鄱陽強化培訓和精心教育,選聘了20名機插手作為技術力量,從事機插推廣培訓示範工作。由於這批本地人情況熟悉,居地又有代表性,與農民溝通起來快、可信度高,所以到今年的6月份很多農民自發的購買插秧機,鄱陽縣機插推廣工作已經打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今後,鄱陽縣的機插推廣工作必將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作出新的貢獻。(江西省農機局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