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知名增長諮詢公司Frost&Sullivan的研究,2008年中國市場上印刷電路板產品總銷售額達到1187.7億,其中單面板占2.5%,雙面板占6.9%,多層板占73.8%,撓性板占16.8%。2008年第四季度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印刷電路板行業產生劇烈衝擊,但得益於前三個季度的高增長,全行業銷售額仍有2.2%的上漲,但利稅總額已經出現下跌。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負面影響,中國政府制定了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地遏制了產業的下滑。Frost&Sullivan預計2009年中國印刷電路板產品市場需求將達972.1億元,同比下降18.2%;從2010年開始,隨著各種政策效應的顯現和消費者信心的恢復,市場將重新實現增長。 電子信息產品的需求直接決定了印刷電路板行業的發展,當前的市場中出現以下幾個熱點:
第一,第三代移動通訊技術的推廣。隨著3G技術的不斷推廣,作為其應用終端的智慧型手機也必然會迎來巨大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價格低廉的上網本也異軍突起,使得筆記本電腦產品向中低端應用市場的快速滲透成為可能。但是智慧型手機和上網本市場潛力的釋放主要取決於3G的推廣速度,或者說3G資費的下調進程。運營商一方面想取得3G市場的先發優勢,一方面又不想貿然地摒棄既有的2G市場,這種矛盾的心理使得3G的「嘗鮮期」的結束時間點變得不太明朗。在三家運營商中,聯通的顧慮較小,最有可能成為價格大幅下調的引爆者。
第二,以數位電視為中心的家電產品的推廣。在政府主導推動下,技術設備升級換代的進展情況是其是否能夠較快推廣的主要決定因素。
第三,家電下鄉。政府倡議的初衷在於拉動內需的同時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但由於政策制訂的僵硬及執行上的偏差,再加上山寨產品的衝擊,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
第四,汽車電子的發展。在此次經濟危機中,中國汽車行業在全球範圍內可謂是一枝獨秀,在歐美汽車市場慘澹經營的情況下,持續保持增長,並加速向海外擴張,從而也帶動汽車電子行業的發展。
儘管有以上市場熱點的利好消息支撐,危機中的印刷電路板生產廠商仍對市場持謹慎觀望的態度,他們縮減了生產設備採購預算,推遲新生產線建設,從而導致相應製造設備市場的萎縮。Frost&Sullivan預計2009年,中國市場印刷電路板製造設備總需求為194.3億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17.8%。從2010年起,總體市場將呈回暖態勢,預計能在2年內回到2008年的同等水平。
印刷電路板產品的製造加工工藝會因不同種類的產品而不同,大體可以劃分為六個階段:制板,裝配,鑽孔,切割,印刷和檢測。國外供應商提供的進口製造設備市場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其價格往往是國產設備的2-5倍,有的甚至達到10倍。國產化程度較高的設備主要集中制板環節中的蝕刻機,壓膜機和曝光機,印刷環節的網印機,檢測環節的電檢測試機。
2008年,中國大陸境內工廠提供的印刷電路板製造設備共實現銷售額80.0億人民幣,其中92.5%的銷售是由本土廠商提供。印刷電路板生產過程涉及的設備眾多,市場比較分散,大族雷射,科傑,博可和志聖四家廠商僅占據中國印刷電路板製造設備供應市場8.5%的市場份額。
目前,中國印刷電路板行業還和歐美有很大差距,主要體現在複雜多層板的生產技術由國外廠商把持,高端生產設備沒有供給,行業標準欠缺,以及行業協會協調監督作用不明顯。
在挑戰和機遇並存的後危機時代,如何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兼顧環境責任是擺在每個中國印刷電路板行業內企業的共同課題。
更多印刷電路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印刷電路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