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如今各大集團的排名,作為「汽車工業長子」的一汽肯定不服輸。有消息稱,一汽內部就有人說,不就差在了微車上了嗎?如果一汽也來個百萬輛微車,榜首就是「第一汽車」了。
微車在一夜之間似乎成了車企壯大規模、開拓市場的一把利劍。可以想像,在2010年,各大企業將圍繞微車展開一場「微車大戰」。那麼,什麼才能決定「大戰」的勝負呢?
首先,網絡是核心。從2002年到現在,微車一直都處於持續穩定的增長態勢。統計顯示,2009年微車銷量同比增長83%,遠遠高於行業增長速度。隨著國家相關刺激政策的實施,二、三級市場得以啟動,微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會快速增長。如果把2009年看作是二、三級市場的啟動年,那麼,接下來的2010年則是二、三級市場逐步深入的一年,微車市場必然會繼續擴大。微車的主要市場不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而是那些經濟快速增長的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城市。因此,企業必須把產品送到「田間地頭兒」,送到真正的消費者手中。因此,網絡能否覆蓋得到、下沉得好,將直接關係到企業的銷量。
其次,產品是關鍵。質量可靠、性能穩定的產品是微車企業贏得消費者的基礎。特別是對「宜家宜商」的微車,皮實耐用更是獲勝的一大法寶。我注意到「大微客」已是當前微車企業共同追求的產品特徵。很多企業的微客都已經逼近輕客的尺寸了。但我覺得,微車產品最終能否贏得消費者青睞,還應從更廣泛的層面上研究產品的開發。去年,我在參加東京車展時就發現,日本的微車企業特別注重產品的功能性開發。這些變化值得我國微車企業借鑑學習。
第三,必須要注意的是,服務是當前微車企業的一大難點。在很多人看來,微車沒有轎車那麼專業、系統化,重點銷售區域往往在「基層」。消費者基本都以「實用」為重,很少關注4S店是否漂亮、服務是否 「到位」。其實不然,微車競爭的關鍵就在服務上。曾經有調查發現,微車用戶對服務的抱怨一點都不比轎車用戶的少。而調查同時也顯示,對服務的重視程度,微車企業比轎車企業要差許多。這是一個值得引起微車企業高度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