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專用零部件行業分析報告 >> 工程機械:傳統製造業創新之路

工程機械:傳統製造業創新之路

2011-03-17 17:14: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儘管尚未有權威統計數字出爐,但據預測,2010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全部收入將可能達到4000億元。按照行業人士的預測,到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的銷售收入有望達到9000億元。

    5年內,再增加5000億元市場。這既是中國經濟騰飛產生的效應,也與一大批實力型國有、民營企業崛起相關。以營業額計算,中國已有兩大企業擠入了2009年世界工程機械公司前十位。

    但市場爆發的背後,各方也都看到,一系列困難仍然限制著企業的發展速度及空間,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創新。

    創新該如何做?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9年,徐工集團、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兩家企業闖進了全球營業額最大的機械企業十強。但是,中國企業與前幾位的銷售額差距依然不小。

    第一至第三分別是來自美國的卡特彼勒、小松(日本)、日立建機(日本),銷售額為181億美元、137億美元和60億美元。徐工集團、中聯重科分列第九、第十,收入分別為35億美元和30億美元。

    另一方面,中國2009年工程機械的總銷售額為3100億元。也就是說,卡特彼勒一家的全球銷售額,就占了中國當年銷售額的39%。

    「中國業內要產生世界級的大型企業,有機會,但依然面臨不少考驗。比如說,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技術都需要創新。」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向記者表示。

    想要在研發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就要參與大型研究項目,站在更高的視野上看市場,從而掌握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比如,近10年來,公司已完成的70項研究中,有22項為中國政府的研發項目。

    這家公司的創新理念在於:不僅要推出新品,而且要注重對產品線主要部件的標準做研發,儘量降低產品的複雜性優化產品製造與組裝流程的效率。

    三一重工(600031)(600031.SH)總裁向文波則強調,三一重工倡導的方式,是把創新當做「工程」來看待。「靠幾個項目、幾個獨立的技術無法支撐企業長期發展。公司組建了一個『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平台』,這種創新組織的管理行為,是企業從戰略層面,系統地謀劃技術創新。」

    他說,三一重工每年會將至少5%的銷售收入用於研發,對創新平台的建設主要採取引入和培養相結合的方式,總計有1800位博士、50位資深專家作為公司創新隊伍的領軍者。

    新品該怎樣開發?

    除了戰略、思路上有創新,新品具體開發又該怎麼做呢?

    首先,核心零部件、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海外個別企業手裡,始終是各企業老總們無法忽視的問題之一。

    目前,中國機械行業的大部分液壓件、傳動系統等,都需從國外進口。在國內企業產能迅速擴張的同時,海外零部件企業經常會拖延供貨周期、供應量不足。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傳統製造業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