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PPR集團的上半年業績時,總裁François-Henri Pinault以及財務總監Jean-François Palus均證實已經啟動出售旗下Redcats郵購公司的相關程序。Jean-François Palus表示相應出售程序與此前出售Conforama時所使用的是完全一樣。Conforama家居零售連鎖店不久前已經出售給南非Steinhoff公司。
相反,在被問到否收購義大利奢侈品牌Brioni,François-Henri Pinault則表示,「集團素來無意評論傳言」。上周義大利當地媒體曾報導PPR集團計劃出資3.5億歐元收購Brioni公司。
François-Henri Pinault François-Henri Pinault
PPR現在似乎只鍾情於奢侈行業,因此這樣的強強結合也是理所當然的,特別是集團旗下目前還沒有一個以傳統風格為主的男性高檔品牌。再加上它的主要競爭對手,LVMH集團剛剛斥巨資收購奢侈男裝品牌Berluti,並由集團總裁Bernard Arnault的兒子Antoine Arnault掌管相關業務。市場在這時出現傳言也不是無風起浪。
對於在奢侈行業接二連三的投資,PPR集團完全有理由感到滿意。兩個數據就足以說明這一切:集團的奢侈品業務占整體營業額的比例錄得22.6%的增幅,占營運盈利比例則錄得39.4%的增幅。
上半年各品牌的增幅分別是古琦為20.8%,寶緹嘉(Bottega Veneta)為29.4%,伊夫-聖羅蘭是29.5%,其它品牌(亞歷山大-麥昆,Stella McCartney,巴黎世家,寶詩龍和塞喬-羅西)則是22%。
增幅主要來自新興市場,但傳統市場同樣不容忽略。
古琦(Gucci)品牌的情況最具代表性。品牌上半年在新興國家錄得29.3%的增幅。6月30日這些國家的營業額占品牌整體營業額的42.9%,高於一年前的40.3%。大中華區的銷量增長35.6%,占整體營業額的23%。同期的西歐銷量也攀升超過15%,占整體銷量的29.5%。北美市場占整體銷量的17.1%,上半年營業額增長29.5%。甚至在遭受地震海嘯打擊的日本市場,品牌也錄得2.5%的同比增幅,但日本市場占品牌整體銷量的比例出現下降:2011年6月30日所占的比例是10.5%,低於一年前的12.5%。
François-Henri Pinault希望古琦品牌能夠進一步提高檔次。這對於已經登峰造極的古琦品牌來說實在有點令人出乎意外。PPR集團總裁其實想發展品牌的皮革和皮草系列。他同時還指出中國消費市場的發展趨勢,而古琦品牌對此可謂相當重視,「我們發現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國消費者現在不太追求表面名牌產品,而更喜歡相對低調,但同時又更為高檔的產品」。
François-Henri Pinault另外還感到滿意的是:伊夫-聖羅蘭(YSL)扭虧為盈。品牌在6月30日錄得的營運盈利達到700萬歐元,遠超過去年同期600多萬歐元的虧損。營運利潤率達到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