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漁船的數量占到了世界漁船總量的1/4,但是其構成情況與世界漁業已開發國家差別很大,在我國現有的漁船中,90%是木質漁船,只有2%是玻璃鋼漁船,而在世界漁業已開發國家,玻璃鋼漁船往往占其漁船總數的80%甚至90%以上。
與木質和鋼質漁船相比,玻璃鋼漁船具有航速快、穩性好、抗風能力強、更節能、更環保等諸多優勢。研究表明,與同馬力、同尺度的鋼質漁船相比,玻璃鋼漁船航速高0.5~1節,節油性高10%~15%,經濟效益高15%,年均維修費用則低50%。毫無疑問,我國玻璃鋼漁船的整體品質與世界先進漁業國家相比差距極大。
漁船市場興起的原因
一是近海漁業資源漸少,遠洋捕撈成為必然,這就對漁船提出更高要求;
二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例如,我國南極磷蝦捕撈船多是進口或者買二手船,與已開發國家的捕撈能力相差懸殊;三是從國家層面,也已經開始重視漁船的研發與建造。
世界漁船發展趨勢
首先,遠洋漁船趨於大型化、機械化、自動化及節能化;漁船裝備現代化;
其次,複合材料漁船備受青睞,例如從防止漁船因報廢帶來環境污染等方面考慮,一些國家開始建造鋁合金漁船、碳纖維漁船;
最後,適應漁業資源管理要求的船型不斷出現。以金槍魚圍網為例,為保護資源,近年國際漁業管理嚴禁設置流木和電浮標,這預示著金槍魚圍網今後只能以追捕浮水魚為主,因此,為保證航速使用大功率主機、追求儲油、水、魚等更大艙容船型成為新的選擇。
推動我國漁船技術裝備發展
第一,國家應加大對遠洋漁船發展的支持力度;
第二,船型標準化的研發與推廣。標準船型的研發是一個分區域、分系列的系統工程,可以發揮中央、地方、企業和科研院所的積極性,根據沿海各省市各自的條件充實漁業裝備研發機構,出台相應政策調動漁民的積極性,共同推進我國漁業船舶的標準化;
第三,制訂標準船型的相關標準;
第四,建立強制性的漁船報廢制度。老齡化漁船存在是否安全、導致環境污染加重和能耗增加、維修成本增加等眾多隱患,同時與國際漁船安全公約的要求相比相差甚遠,因此需出台政府補貼等相關政策,建立一套強制性的漁船報廢制度,使漁業船舶進入可控化狀態;
第五,《國際漁船安全公約》即將實施,我國必須提高海洋船舶的整體水平,加大向漁船技術裝備現代化發展的投入,需對當前安全技術狀況差、不符合國際公約要求的漁船進行升級改造;
第六,建立我國漁業船舶基本信息資料庫;第七,鼓勵產學研合作,推進我國漁業船舶技術裝備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