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磷肥,能提高植物抗性,促進根系生長。但在我國農村,由於施用方法不當而造成磷肥肥分損失的現象特別嚴重。南方農村往往採用撒施或將磷肥作底肥直接施入土壤,由於南方土壤大部分偏酸性,對磷有很強的固定作用,一旦磷被固定後就大大降低了肥效。開發磷肥專用微肥和緩控釋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正成為行業趨勢。
磷肥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全國磷肥總產能已達到1900萬噸,供大於求的局面造成的問題已日漸顯現。2012年我國累計淨出口各種磷復肥250.3萬噸,同比下降33.6%。今年全球磷肥需求有望恢復性增長,但受國際磷肥供大於求、價格持續低位以及印度磷肥採購走弱等因素影響,磷肥出口形勢依然嚴峻。面對國際市場不暢,有關部門鼓勵磷肥企業由生產基礎肥料向肥料二次加工以及生產專用肥、緩控釋肥轉移。
和當前大量無序競爭的傳統磷復肥企業的艱難經營相比,一批有特色的緩控釋肥和水溶性專用肥產品受到農民歡迎,不少依靠品牌影響力和貼近式服務的磷復肥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湖北興發集團就是其中一例,該公司目前磷礦石年產能達150萬噸,是國內最大的磷化工和磷復肥企業之一。面對市場競爭,公司開發精細磷肥產品,配套發展專用肥,受到農民普遍歡迎。充足的磷礦資源和磷肥新產品研發是其磷肥發展的競爭優勢,這也是近年我國磷肥產業發展向資源產地集中特徵的縮影。
「磷肥發展離不開磷礦石。磷肥行業市場調查報告資料顯示,我國磷礦石分布高度集中,儲量前五位的雲南、貴州、湖北等省,合計占全國資源儲量的 74%,其中磷富礦主要分布在雲、貴、鄂三省。通過磷肥產品創新,不僅能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還可以解決中低品位磷礦石及氟碘等伴生資源綜合利用問題。」 我國磷復肥產業布局已經實現兩個轉移,基礎肥料向資源產地轉移和各種專用肥、緩控釋肥向國內市場轉移。
據統計,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磷復肥生產企業已突破7000家。《化肥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 2015年,大型磷復肥企業產能比重要達到70%以上,鼓勵大型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及建設化肥基地等方式,進一步壯大行業的經營規模。在磷肥主產省湖北省,該省日前召開淘汰落後產能和兼併重組工作會,明確今年將重點支持興發等龍頭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嚴格產業准入。
從中長期來看,隨著特色產品的推出和行業集中度提升,磷肥行業將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高效磷復肥將迎來發展機遇。儘管今年我國磷肥出口形勢較為嚴峻,但從中期來看,出口行情仍然值得期待。因此,行業要有信心,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依靠科技進步發展新型肥料,來提升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
磷肥行業發力自身創新的同時,好消息也開始傳來。根據《2013年關稅實施方案》,今年磷肥淡季出口窗口期有所調整,較2012年延長1個月,淡季出口稅率也由7%下調至5%。其中64%磷酸二銨等磷肥的淡季出口基準價每噸上調100元至3500元。多位專家表示,隨著淡季出口時間延長和關稅稅率下調,國內磷肥景氣度有望持續改善。
「磷肥使用情況與農作物種植、糧食價格關係密切,一般呈正相關。」2012年以來,全球糧食價格波動較大,但總體保持上升趨勢。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未來糧食產量的增長對磷肥的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養殖業對飼料糧的需求也將增加,所以對磷肥的需求在今後將持續上升。
更多磷復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磷復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