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銅價一直保持高位運行,在2013年市場表現則為持續下跌,與此同時,製冷銅管加工價格也呈現下滑的趨勢。隨著變頻空調新能效標準實施,以及空調企業對更高能效產品深入研發,2013年,我國製冷銅管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3年我國製冷銅管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當前,全國有100多家製冷銅管生產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年產能5萬噸以上)企業只有十幾家,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空調生產企業較集中的省份。」業內人士表示。
2013年前8個月,家用空調累計產量為7819.47萬台,同比增長6.84%;累計銷量為8226.16萬台,同比增長5.38%。其中,內銷量為4279.09萬台,同比增長4.57%;出口量為3947.07萬台,同比增長6.28%。與空調行業一致,2013年,製冷銅管行業無論是產量還是銷量都呈增長態勢。據鄒建成介紹,截至9月末,製冷銅管內銷量為70萬~80萬噸,預計2013年全年可達到130萬噸,2012年全年為120萬噸。截至8月末,製冷銅管出口量為10萬噸,預計2013年全年為13萬噸,同比小幅下降。談到各家企業的經營情況,鄒建成透露,2013年,金龍、海亮、奧博特、諾爾達等企業產量和銷量均有增長。其中,金龍產量為34萬噸(2012年為30萬噸左右),海亮產量為12萬噸,奧博特產量為7萬~8萬噸,諾爾達產量為4萬~5萬噸。
春節假期以及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因素影響,第一季度製冷銅管企業表現不佳,但是從3月開始,有好轉跡象。尤其從7月開始,一方面,歐美經濟並未如想像中低迷,且非洲、中東出口市場情況良好;另一方面,空調新能效標準實施,也帶來新的採購需求。此外,2013年夏季持續的高溫天氣促使空調熱賣,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製冷銅管的銷售。
整體來看,2013年7、8、9月,銅管企業訂單充足,開工率良好。上海有色網調研數據顯示,8月銅管企業平均開工率為75.76%,環比基本持平,同比微增4.33%,9月開工率環比微升。
製冷銅管以「電解銅價格+約定加工費」的模式定價。2013年,加工費仍呈下降趨勢。前幾年內螺紋銅管加工費約5萬元/噸,現在絕大多數企業的定價已經跌為1萬元/噸以下;前幾年光管加工費為6000元/噸,現在有的企業的定價甚至降至3000元/噸。
不同企業的加工費定價有所不同。諾而達加工費略高一些,內螺紋銅管加工費在1萬元/噸左右甚至更高,金龍加工費約為9000元/噸,其他企業加工費約為7000元/噸。
製冷銅管加工費持續走低,促使很多銅管企業推行薄利多銷的策略,這導致製冷銅管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2013年,製冷銅管市場有3個突出特點:一是產能過剩,二是產品同質化嚴重,三是低端產品供大於求、高端產品供不應求。對於這些問題,企業採取的策略不外乎是控制原材料成本,設法擁有穩定、強大的資金流,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及拓展新的應用領域等,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
更多銅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銅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