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2013年是我國摩托車行業推進產業升級,調整產品結構的一年。與去年相比,市場逐步走向平穩,全年累計產銷摩托車2289.17萬輛和2304.50萬輛,產銷量同比累計下降3.12%和2.56%;累計生產摩托車發動機2619.13萬輛,同比增長O.87%。
我國摩托車國內市場連續四年呈下滑趨勢,2009年內銷最高達到約1900萬輛,之後逐年下滑,2013年內銷約1388萬輛,同比下降5.73%,與2009年相比下降了26.94%。但下降趨勢逐年趨緩,國內市場趨於穩定。
內銷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國家經濟增長轉型影響。另一方面,我國摩托車85%是銷往農村市場,近年來農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微型汽車、電動自行車對摩托車市場產生了部分替代作用。
從車型看,跨騎、彎梁車在下降,但主要是以城市代步為目的踏板車的產量在增長。以休閒娛樂為主要目的的250ml及以上排量摩托車增速明顯,市場空間正不斷增大,產品車型逐年增多。全年,250ml及以上排量摩托車累計產銷78.99萬輛和79.17萬輛,同比增長7.70%和9.03%。
三輪摩托車主要應用農村市場,近年來一直增長很快,2013年產銷量242.42和243.49萬輛,同比增長4.78%和5.22%。受我國休閒娛樂市場逐步發展影響,邊三輪摩托車去年增幅非常明顯,2012年僅有165輛,而2013年增長到3045輛,增幅達235.72%。
2013年銷量前十名的企業主要有大長江、隆鑫、力帆、洛陽北方、大運、宗申、建設、五羊-本田、銀翔、嘉陵。其中銷量增長的有大長江、五羊本田、銀翔。
2013年,我國摩托車行業虧損企業29家,與去年相比減少了3家。營業收入1126.21億元,同比增長3.24%;利潤總額33.22億元,同比增長20.24%。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摩托車行業的轉型升級,產品的銷量雖然下降,但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進一步提高。
閱讀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1-2016年中國摩托車市場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二、出口情況
我國摩托車出口近年來一直保持在900萬輛左右,2013年出口量同比輕幅增長,全年出口916.81萬輛,同比增長2.60%,出口量占總量的39.75%。
近年來,國內市場空間逐步縮小,摩托車企業競爭更為激烈,很多企業加大對海外市場開發力度,轉移來自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出口的依賴性進一步增強,部分企業出口量占總銷量比例達到了70%。但我國出口摩托車仍然集中在中、低端摩托車,低價成為企業出口競爭的最主要優勢。
根據海關數據,2013年前11個月,我國摩托車出口到19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總量912.84萬輛,出口金額48.65億元,出口均價為532.92美元。出口主要集中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占總出口量的87.57%。出口目的國前10名國家分別是緬甸、奈及利亞、阿根廷、委內瑞拉、菲律賓、多哥、墨西哥、俄羅斯聯邦、安哥拉、哥倫比亞。前10名國家共出口摩托車463.96萬輛,占總出口量的5O.83%。
1-11月,我國進口摩托車共計3728輛,進口摩托車品牌主要有哈雷、寶馬、光陽、三陽、杜卡迪、奧古斯塔,進口均價9408.21美元。我國摩托車進出口均價相差懸殊,進口主要集中在高端車型,進口摩托車排量主要集中在800cc以上,占進口總量的66.04%。
從目前來看,亞非、南美地區對摩托車仍有著很大的需求潛力,我國摩托車在這些地區已經形成了長期穩固的市場,但隨著印度、日本摩托車在這些地區逐漸崛起,我們面臨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隨著中國摩托車市場需求量下降,對中國摩托車行業來說,未來,亞非拉地區市場的戰略性地位將會愈發顯得重要。
三、2014年展望
我國摩托車國內市場雖然連續四年銷量下滑,對行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行業大浪淘沙的過程。銷量雖然下降,但產業集中度得到了提高。2010年-2012年,前十五家企業產量占全行業67%左右,到2013年占行業比重提高了71%。產品公告車型減少,但全新車型、自主車型在增加,同質化,仿製產品在減少。
2014年,行業仍處於產業升級、產品結構調整的階段。預計,在經濟環境、經濟政策不出現大的變化前提下,國內市場將保持相對穩定,全年銷量預計在1300萬輛左右。國外市場仍會保持小幅增長,預計出口量在1000萬輛左右。
更多摩托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摩托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