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開關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中壓開關行業分析

2014年我國中壓開關行業分析

2014-04-11 15:53:5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宇博智業市場調研中心了解:「對於高能耗用戶來講,中壓開關製造企業最核心的工作是全面了解用戶需求,在保證產品具有非常強可靠性的同時,主打模塊化概念以優化成本,用有效的低成本滿足用戶定製化的高端需求。」近日,施耐德電氣中國區能源事業部總裁徐紅艷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一方面是智能電網建設需求為開關智能化提供了新機遇,另一方面是生態環保與節能減排讓高耗能用戶對開關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新能源發展、分布式能源接入以及客戶端用電的智能化,甚至是需求側管理,都要求中壓開關必須具備智能化的特徵,同時用戶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

  更多中壓開關行業報告請查閱宇博智業撰寫的《中國中壓開關行業分析及發展前景調研報告》。

  城鎮化發展帶來新契機

  受到整個輸配電行業發展的帶動,國內中壓開關市場的增速在2009年之前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高速增長。到2010年,我國配電開關行業生產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行業銷售收入達到3200億元。宇博智業了解到,近年來,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智能電網建設加快進程,市場對中壓開關的需求在繼續擴大。

  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球範圍內,中壓一次配電開關櫃的市場需求大概是每年110萬台到120萬台,中國占據其中一半的市場份額。而在二次配電市場,中國的市場需求大概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0%。某些單一產品像中壓一次配電里的一些高容量、高參數的開關甚至占到90%的市場份額。

  目前,推動我國中壓開關快速發展的因素主要有我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以及城市的建設改造等;鐵路電氣化建設以及地鐵等軌道交通建設也帶來了大量中壓開關的需求;大型工程和市政工程建設也是中壓開關最重要的需求力量之一。

  「就技術方面來說,中國中壓開關正在進入模塊化、智能化的新時期。隨著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中國的輸配電行業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用戶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施耐德電氣憑藉完備的中壓產品線、領先的本土研發能力、靈活的業務模式及專業的服務團隊,為用戶提供最靈活、最優化、最有效的中壓解決方案。」 徐紅艷說。

  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

  中壓開關設備很大一部分是用在電網公司的變電站中,因此電網公司對設備企業的要求起著決定性作用。近年來,由於競爭的日趨激烈,中壓開關行業內也出現不同程度低價中標的混亂競爭格局,一些企業用低價偽劣、偷工減料的方式來降低成本,給電網運行帶來安全隱患。

  「中壓開關行業的製造企業很多,最開始的時候大概只有幾家外資品牌,市場空間相對集中,但當中國企業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市場分散的過程,成百上千的供應商經歷大浪淘沙,最終只有20餘家企業能夠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徐紅艷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如果一個生產企業它的產量很小而生產成本、管理成本等很大,隨著競爭的加劇,價格下降,利潤下滑,那麼這些企業的生存壓力就會非常大。

  實際上,國家電網公司採用集中採購招標方式,提高准入門檻,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改變。一是讓企業不再把精力放在追求最低價之上;二是倒逼企業把技術、質量搞上去,提高綜合實力;三是將一些不具資質的企業排除在外,減少整個電網的安全隱患對其他行業用電設備的招標方式帶來示範效應。

  「如果單純地從產品技術角度來看,目前中壓開關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但隨著工業化效率的提升,現在產品的架構必將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根本性變化。其一是結構應該更為簡單,其二是發展適合市場的創新型產品。」西安高壓開關研究院院長鄭軍表示,由於國內競爭更為加劇,特別是許多大用戶採取集中招標之後,市場企業由原來的分散變得集中,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必須採取技術創新來實現自己的市場份額。因此,市場競爭為中壓開關的新一輪創新提供了動力。

更多中壓開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壓開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