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乳製品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原料奶生產存在著五大問題

我國原料奶生產存在著五大問題

2005-08-05 07:49: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儘管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原料奶的總產量增長迅猛,但在原料奶生產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包括平均單產水平太低、原料奶的質量差、養殖農戶的組織程度、養殖規模以及收益穩定性問題、飼料結構不合理、良種繁育等新技術推廣應用問題等等。一些乳業專家認為,這些問題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直接關係到未來我國奶業的發展成敗。 
     
    平均單產水平太低      
    目前,我國成乳牛的平均單產不足3000千克/頭,遠低於世界平均單產水平5500千克/頭。從奶牛存欄量的角度來看,20多年來我國原料奶總產量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奶牛數量的增加,單產在總產量增長中的貢獻很不明顯。 

    我國奶牛的平均單產水平過低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品種結構的不合理,在目前的800多萬頭奶牛中,真正屬於優良品種的中國荷斯坦奶牛隻有200萬頭左右,其餘全是改良奶牛。二是用來飼養奶牛的飼料結構不合理,主要是青飼料、粗飼料和精飼料搭配不合理造成奶牛產奶量減少。 
     
    質量問題突出 
    目前,我國原料奶的質量問題主要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約有80%以上的個體散養戶是通過手工擠奶,然後將原料奶銷售給乳品加工企業,以這種方式收集的原料奶衛生程度低,而且在收集的原料奶中攙假現象難以杜絕。二是即使在一些原料奶主產區為奶牛散養戶提供了機械擠奶設備,但仍然存在著因管理水平低,設備不能及時保潔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原料奶的質量。三是因為飼料結構不合理造成原料奶的質量問題,蛋白質含量等各項營養指標不能達到優質原料奶的質量標準要求,這是一個將長期影響我國原料奶品質提高的極其重要的問題,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國營奶牛場能夠做到對奶牛使用科學配方進行飼養。 

    農戶組織性弱      
    養殖收益不穩定。20多年來,農戶養殖奶牛始終成為我國原料奶總量增長的主體,而且在未來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農戶養殖奶牛仍會在我國原料奶生產中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事實上,近十多年來,各地政府一直把大力發展個體養殖戶作為當地原料奶生產的指導方針。個體農戶養殖奶牛具有成本小、發展快的特點,但同時存在許多問題,如養殖地點分散、養殖規模過小、奶牛品種較差、飼養管理不規範、原料奶的收集和銷售不方便、原料奶的衛生程度不能保證等等。 

    儘管近幾年有像伊利、蒙牛、三鹿等乳品集團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組織形式,幫助農戶建立奶牛養殖小區,解決了奶牛品種差、原料奶的收集等問題,但畢竟處於初期階段,很多服務問題還沒有解決。也有一些地區農民自發組織成立自己的奶牛合作社,負責提供品種、共同防疫、組織銷售原料奶等服務,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總體來說,目前我國可以納入各種組織形式的奶牛養殖農戶比例並不很高,還有半數以上的養殖農戶還處於完全依靠自身力量進行獨自生產和銷售原料奶的階段,這些農戶的養殖規模一般為3至5頭。 

    如果說個體散養戶的規模小、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弱,那麼目前加入到「公司+基地+農戶」組織形式中的養殖農戶的收益穩定性就一定會好嗎?答案也是不一定的。因為目前很多龍頭企業公司與養殖基地農戶的關係還僅僅停留在一種買賣關係上,短期行為嚴重,經常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為了繼續保證企業公司的利潤不下降,人為地壓低原料奶的收購價格,將市場風險完全轉嫁到農民身上。 

    奶牛飼料結構不合理      
    奶牛是草食動物,在其飼料日糧中,青綠飼料、青貯飼料及其它粗飼料占有相當的比重,約占乾物質總量的60%-70%。為確保奶牛足夠的採食量和消化機能的正常,其日糧中應有足夠的容積及乾物質。一般要求乾草和青貯料應不少於日糧乾物質的60%,其中的青綠多汁飼料和好的青貯料因其適口性強、消化率高,而成為奶牛必不可少的粗飼料之一。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畜牧業發展水平也不同,受牛群所處位置、農作物種植習慣及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飼草供應狀況存在較大差異。飼料結構方面的不合理主要表現是飼料單一,連精、青、粗飼料合理搭配都沒有做到,更談不上按照奶牛生長及發育和產奶需要合理配給混合日糧了。而青貯飼料數量不足,質量不高,造成奶牛乳腺炎、子宮病、肢蹄病司空見慣,以及空懷率、死淘率偏高等等,直接影響了奶牛的產奶量和原料奶的質量。 
     
    新技術推廣應用緩慢      
    目前,我國400多萬頭能繁殖母牛中只有一部分是優質高產的荷斯坦奶牛,良種奶牛的繁育和推廣任務仍然是任重而道遠。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奶牛養殖戶很想購買良種奶牛,但苦於無處可買,良種奶牛市場供不應求的形勢非常明顯,良種奶牛的價格也自然不菲,已經由前幾年每頭幾千元飆升為1.6萬-1.7萬元左右。 

    乳業專家們認為,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農戶養殖形式在我國原料奶的生產中都占有最為重要的地位,但原有的為奶牛養殖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體系已經基本不復存在了,千家萬戶分散的、小規模的養殖形式亟需一種新型的綜合服務體系出現,為他們提供引進新品種、衛生防疫、指導生產管理、產品銷售等各種服務。近幾年以養殖小區、奶牛協會、奶牛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綜合服務組織已經在一些地區開始出現,但仍屬於處於嘗試階段的新事物,需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才能快速發展起來。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原料奶 生產存在 五大問題免費報告

更多

原料奶 生產存在 五大問題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