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微型車行業分析報告 >> 2015年我國微車行業現狀分析:惡性競爭突出

2015年我國微車行業現狀分析:惡性競爭突出

2015-07-21 14:45:4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城市,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汽車成了千家萬戶日常出行的必備工具。面對街道越來越擁擠、車位越來越難爭的現狀,微車以體態靈活、道路和車位的占用面積少、外形多靚麗可愛等優點,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以下是2015年我國微車行業現狀分析:


  急速增長

  在山東,兩年前也只有400家低速電動車生產廠家,而目前達已經到了2000家,銷量也以遠超過傳統汽車市場的增速在飛速增長。僅去年,山東加入低速電動汽車協會的20家生產廠家,銷量達到了36萬輛。今年前5個月,這些能統計到的廠家生產低速電動車達到12.2萬輛,同比增長55.57%。低速電動車市場,正由山東蔓延到整個華北,甚至南方,河南、河北、江蘇、山西、浙江、安徽、廣西、內蒙古、福建都已經成為銷售區。據相關數據顯示,以滿足農村和小城鎮市場需求為主的低速電動車產品的市場需求大約為1億輛到1.5億輛。為了儘量合法化,山東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相關條例和標準,以求對低速電動車合法化。據關注低速電動車的專家稱,國家發改委也可能在明年出台「雙100」標準,代替此前的「雙 80」標準,提速低速電動車。

2015年我國微車行業現狀分析:惡性競爭突出

  曖昧管控

  電動車廠家被勒令停止生產、不准上牌等等問題也是屢見不鮮,所謂的越挫越勇,用來形容這個行業最恰當不過了。低速電動車在過去五年的發展過程中,從來就沒有被國家相關部門承認過,經常被各地方政府清剿。最直接的原因是:低速電動車在生產端,沒有汽車廠家資質;在使用上,幾乎全部無牌上路無證駕駛。

  很多地方政府變相支持低速電動車,甚至出台了相應的准入條例。絕大多數銷售區的地方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其發展。在一些有低速電動車廠商投資的地區,相關地方政府並沒有真正的清剿行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低速電動車建廠投資,成為了當地比較大的招商引資項目。被嚴厲執行的,大多數是沒有生產廠商的地區。

  缺乏管控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個潛在市場很大,低速電動車就這樣在地方政府曖昧管控過程中野蠻生長。也就是這樣,低速電動車的行業內部,惡性競爭正在吞噬整個行業的成長機會。很多汽車整車廠,也開始關注低速電動車,隨時可能俯衝式的切入。現在,低速電動車已經進入最後的時間窗口,業內都在思考未來出路。

  等待收編

  即使是銷量在不斷增長,但大部分低速電動車廠商遭受的挑戰越來越大。最大的問題,來自於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處在叢林時代的低速電動車行業,技術要求很低,家庭作坊式的工廠遍地開花。沒有相關准入和管理機制,准入完全沒有門檻。很多生產廠就是由原來的汽車維修店改造而來。

  大一點的廠商新產品一出來,一個星期內就已經被無數廠商模仿,連顏色都不改,只改LOGO。最後,很多較大廠商也相互模仿,然後開始打價格戰。更為嚴重的是,很多廠商只管銷售,不管售後。不少低速電動車賣出去後,出了問題後期維修根本沒人管。這是能摧毀整個行業的致命模式,但不少家庭作坊本來就想著賺快錢,而且也沒有能力建立售後渠道。

  不過,存在於政策灰色地帶的低速電動車,面臨的更大挑戰在於:擁有巨大實力的傳統汽車整車廠,隨時可能進入低速電動車行業(微型電動車)。巨大的微型電動車市場並非被傳統整車廠忽略,而是在等待時機。傳統整車廠最大的優勢在於:1.技術過硬;2.規模化生產;3.有生產資質;4.渠道和售後服務完善。唯一的弱點是,即使是低價低成本的電動車,賣給消費者後,也要上牌,駕駛者要駕照。但目前業內普遍的共識是,低速電動車在國家層面合法化的可能性很低。這是低速電動車在快速市場化過程中,仍可能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更多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微車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微車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