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續數天的霧霾,一如末日來臨的光景,刷爆了網友們的朋友圈,也讓2015年一直冷清的空氣淨化器市場又火爆了起來。
市場走低 整體規模縮減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空氣淨化器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檢測數據顯示,過去幾年迅速增長的中國空氣淨化器市場正出現下滑趨勢。據相關報告顯示,空淨市場正在萎縮,2015年1-10月空氣淨化器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0.3%,跌至89.5億元人民幣;零售量規模為455萬台,同比下降4.9%。
同時2015年上半年線上品牌數尚有明顯增加,但第三季度開始部分企業已陸續退出市場,線上品牌由上半年的734家減少到了594家,線下則由102減少到了79。也反映出了行業遇冷,市場規模縮減這一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不少廠家和代理商在"十一"之前就開始備貨,以應對黃金周和之後的「雙11」購物節,但由於市場遇冷,銷售慘澹,大量的備貨直接變成了大量的庫存積壓。直到最近這場霧霾才得以好轉。
線下市場側重高端 中低端產品線上更受青睞
據相關報告顯示,空氣淨化器在2015年1-10月的銷售中,線上和線下渠道在市場規模上占比基本持平。其中,最顯著的特徵是,線下市場產品多集中於中高價格段,而在線上渠道,中低端產品則更受青睞。
線下市場中,高於5000元價位的高端產品達到了10%。而線上渠道中,占比最高的則為500-999元價格段的產品,達到了28.7%,同時0-499元價位段占比也達到了24.1%。
這也與空氣淨化器的產品屬性有關,其與用戶的健康息息相關,同時高端產品價格不菲,用戶在選購的時候更傾向於去線下實體店實際體驗一番;而線上市場受到網絡信任度和車載產品的影響,中低端產品占比就高些了。
政策出台 市場有望步入正軌
2015年,對空淨市場影響巨大的政策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環保政策。國家對生態環境日漸重視,環保產業得到支持,治理政策陸續出台。 今年陸續發布了《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同時新《環境保護法》正式得到了實施。
同時相關數據表明:上半年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68%,同比提高了6.9%。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空氣品質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好轉。
同時為迎接2022年冬奧會,北京等京津冀地區也相對加強了對空氣的治理。總的來說,受政策影響,天氣稍有好轉,空淨需求有所收縮。
二是國家標準。空淨新國標在今年正式發布和實施,規範了產品參數,提出了四個指標評定,分別是潔淨空氣量(簡稱CADR)、累計淨化量(簡稱CCM)、能效等級和噪音。
CADR標明了空氣淨化器工作1小時產生潔淨空氣的體積。CCM是指經過長期使用,空氣淨化器的CADR值衰減到一半時累計淨化的污染物總重量。能效等級根據CADR值與額定功率的比值計算後評定。噪音是空氣淨化器按最大CADR值運轉時,產生的聲量。
此前,空淨產品由於虛標參數、虛假宣傳的情況屢見不鮮;行業標準陳舊,亂象叢生,已經使很多消費者開始不信任和不認可目前的空淨產品。環保政策的實施,新國標的推出,市場有望步入正軌,加速行業洗牌,對整個產業和消費者都是好事。
更多空氣淨化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空氣淨化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