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馬桶蓋起源於美國,用於醫療和老年保健,最初設置有溫水洗淨功能。美國最早開始製造智能馬桶蓋。後經韓國,日本的衛浴公司逐漸引進技術開始製造。
智能馬桶蓋雖然被炒的很熱,但它在國內市場實際上卻仍然很小。智能馬桶蓋市場普及量小,但有很大的潛在需求,這讓很多企業把它視為朝陽行業。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它在國內的普及率不高的呢?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如消費者認知、家裝環境、購買渠道和產品行業標準等幾點比較突出,需要解決。智能馬桶蓋是「不用不知道、用了離不了」的產品,特別是對於老人、婦女及有痔瘡、便秘症狀的人群。
智能馬桶蓋也會受限客觀家裝環境。如,有的家庭用「中水」(二次利用的水)來沖廁所,需要改為接入自來水;按國內現在的衛生間設計標準,馬桶邊沒有電源,已裝修完的用戶要安裝馬桶蓋會變得麻煩。
另外,它在國內的普及還受限於購買渠道。以往在國內,智能馬桶蓋的主要銷售渠道在建材市場。去年開始,國美等全國大連鎖也把智能馬桶蓋引入賣場,方便消費者選購。
與日本牌智能馬桶蓋企業相比,國產品牌更多會去研究中國家庭衛生間的設計現實及空間實際情況。如,針對國內水質偏硬、水管老化易產生雜質等情況,國產設計的馬桶蓋往往擁有獨創的噴嘴過濾裝置,以保證用水潔淨,不造成二次污染。很多消費者從日本買回來的智能馬桶蓋電壓為110V,回國後還要安裝一個變壓器才能使用,如果產品出現故障,售後維修也是一大難題,這樣的情況也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倡導供給側改革,像智能馬桶蓋、洗碗機、乾衣機等家電產品的潛力很大,預計3C認證很快也會把智能馬桶蓋納入認證的產品體系。智能馬桶蓋行業的發展成為重點,品牌產品質量決定企業成敗。
中國智能馬桶蓋行業以前一直以中小企業為主,研發力量並不是很強。早前由於銷量少,國內智能馬桶蓋的配套產業鏈不完善,技術水平不高,人們比較偏愛日本馬桶蓋。隨著國內銷量增加,及海爾、松下、榮事達等大型家電企業的進入,零件部等配套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也得以逐步增強。在市場中,智能馬桶蓋品牌日漸豐富,馬桶蓋產品遍地開花,人們有了更多選擇。
為了在這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獲取最大份額的蛋糕,智能坐便器的各大品牌秣兵厲馬,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與生產企業的熱情相反,人們對智能馬桶蓋的消費熱情開始冷卻。
據2016年中國智能馬桶蓋產業研究報告相關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智能坐便器市場保有量約為300-400萬台,平均普及率卻僅為1%左右,即便是在北京和上海這兩個一線城市,普及率也僅為5%和8%。這與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智能坐便器整體質量情況是有重要關係的。比如今年初,國家質檢總局組織開展的智能坐便器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和行業調查,被抽查的智能坐便器產品合格率僅為60%。
在主流品牌的大肆推廣和媒體的推波助瀾,人們進一步的了解了智能坐便器,開始關注產品品牌和產品的功能。這無疑又把人們關注的焦點引到了產品質量及相關質保服務方面。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大品牌在產品售後方面更有優勢,部分廠商已經開始免費推廣延長質保期。質保期延長能夠安撫消費者們的售後憂慮,也表現出企業對產品品質的信心。可以預見,衛浴市場競爭正在從科技概念與推廣策略層面,走向用戶更關注的質量、價格與服務。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也將會成為企業市場競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