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治理,是環保企業對工業客戶最為典型的環保業務。工業廢水治理是一個永續性的增長點和多觸角的技術載體,因此圍繞這兩個特點而孕育的市場和展開的競爭也有著不同於其他姊妹領域的地方,包括看似最為接近甚至存在交集的市政污水處理。以下是宇博智業小編整理的2016年工業廢水治理行業市場分析:
2016-2021年中國工業廢水治理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分析,近年來工業廢水治理行業的大勢是:在種種節能減排,落後產能淘汰等措施之下,國家工業廢水排放量自幾年前就開始以數個百分點的速度逐年下降。參照已開發國家經驗,這個趨勢很可能將一直持續下去。大勢如此,但這也並非意味著所有工業領域的污水治理需求體量都在下行,依然有不少蓬勃發展中的行業領域廢水排放量和治理需求保持增長。
先說工業廢水治理需求走衰的幾個行業。
統計局的統計口徑將工業分為42個工業類別,這些行業中,造紙、化工、紡織、煤炭開採、食品為廢水排放前五大行業,其排放之和占工業廢水排放總量高達102億噸,占所有工業廢水排放量的55%。在過去很長時間裡,這些行業的工業企業為水處理企業最重要的客戶。然而從成長性而非體量來看,這些領域就不顯得那麼性感了。
五大排放行業2014年工業廢水排放增長率
根據《中國環境統計年鑑》,前五大行業中紡織、造紙、化工三個行業2014年廢水排放量較2013年出現下降,食品、煤炭開採業有所上升,但遠低於紡織業和造紙業下降的速度。可以不誇張地說,前幾大行業工業廢水排放量的總體下降是工業廢水總量降低的最主要原因。
在所有行業中,2014年,工業廢水排放削減率TOP5行業如下圖所示:
2014年工業廢水排放下降率前五行業
註:氣泡大小表示排放體量,數值單位為萬噸。
五個行業中四個與礦產的開採和生產相關,前兩位為石油及天然氣開採及開採輔助業(開採輔助業包括勘探、鑽井、設施架設等等輔助業務)。這些領域工業廢水排放銳減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包括原油進口比率上升,開採量保持穩定;二氧化碳壓裂工藝對傳統水壓法的替代;《石油天然氣開採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頒布實施的效果顯現,鼓勵回注等循環利用方式等。可以看出,環保政策執行、國家戰略規劃、以及生產工藝的疊代都對工業客戶的廢水排放有明顯影響。
目前,油田污水處理是國內環保產業版圖中相當細分的一個領域,未有環保上市公司將其當做主要業務,近200家新三板水處理企業中僅有4家企業從事此業,可見這一領域是競爭程度較低,但總量非常有限的長尾市場,目前階段並不建議工業水處理當作新業務企業進入。相較而言,排放削減率位於第四第五的黑色金屬採選業和運輸設備製造業因排放體量巨大,對於水處理企業影響更大,建議服務這些領域的企業及早拓寬客戶類型。
2014年工業廢水排放增長率行業TOP10
終於到了增長的部分。2014年,43個行業類別中有20個行業工業廢水量增長,市場容量增長的工業客戶類別依然有近一半——或許這是工業廢水處理企業很樂於見到的情況。這些行業中,工業廢水排放前十的行業如上圖所示。從相對增長率上看,儀器儀表業和木材加工業最為突出,而若考慮規模體量,石化和核燃料加工業最為可觀。這自然與我國核電項目的快速建設和投產分不開:「十二五」是我國核電建設的高峰期,即使期間受到福島事件的影響,核電裝機容量依然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從1082萬千瓦增長至近2500萬千瓦,我國成為世界第五大核電國。更為重要的是,「十三五」核電建設更有加速之勢,不看紙面上的各種規劃,僅統計在建項目就足夠讓人側目:2016年年初在建的核電機組24台,總裝機容量2672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數位居世界第一。如此高增長的新興能源工業其作為三廢治理客戶的價值和吸引力自然不言而喻。
當然,環保領域隔行如隔山,放射性三廢與普通三廢在污染性質、危害性、處理方式、從業資質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有較高的進入門檻。但並非意味著這一領域就是環保企業無法涉足的禁地。環保上市公司中電環保今年年初就中標一放射性廢水項目桃花江核電項目。國際環保巨頭威立雅也在年初以3.5億美元收購核廢料清理企業Kurion(後者曾參與處理福島事件污染水)。可見核電行業污染治理已是國內外企業都開始重視的戰略性業務領域。
廢水排放增長率未進入前十的行業領域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與醫藥製造業廢水排放量也實現了2000萬噸左右的相當可觀增長。總體來看,民用消費領域受落後產能關停、淘汰運動影響較小,其增長受經濟下行周期影響也較小,其持續增長的污染治理需求對於環保企業而言的價值已經十分凸顯。習慣於和鋼鐵、電力、化工類客戶打交道的環保企業或許應該開始重視起這類客戶。
經過各個維度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雖然市場總容量下滑,但因依然存在不少污染治理需求持續增長的工業領域,唱衰工業水處理行業和企業的未來還為時過早。在目前情形下,心懷危機感,積極進行前瞻性布局,與成長性客戶站在一起或許是工業水處理最合適的態度。
行業廢水排放量Top 5
如圖1所示,造紙及紙製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紡織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這五大行業占據了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的58%。
行業資金投入量Top 5
由於不同行業的工業廢水所含污染物千差萬別,而且有49個行業門類需要遵循環保部為自己設定的⼀一套排放標準,因此它們採用的處理方法不盡相同,所需投入也有高有低。如圖2所示,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紡織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的運行總費用位列前五位,加起來占全國此類投入量的56%之多。
而若以各行業現有設施的單位處理規模所需運行費用劃分,則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複製為最高。這五大行業處理每噸廢水平均要投入3.00元人民幣,遠遠高出全部工業的平均值0.60元人民幣。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費用只覆蓋運營,並未慮及固定資產投資。
行業COD(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含量Top 5
在國家規定的四項減排指標中,COD和氨氮與水密切相關,就COD這種污染物含量來說,造紙及紙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紡織業,飲料製造業「貢獻」最多,如圖3所示。這五大行業的排放量占工業總量66%之多。
如圖4所示,氨氮含量最高的行業依次為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共計占工業廢水氨氮排放量的60%。
省市廢水排放量Top 5
作為中國製造業聚集地,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三個省份必定入榜,如圖5所示,五大省份的工業廢水排放量占了全國總量的44%。若以城市排放量為依據,則如圖6所示,這五大城市的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9%強。可以看出,這些工業廢水的主要來源地全都分布在重要水域,印證了重污染企業臨水而建的說法。這種布局在給企業造成生產便利的同時,也給了私自取水和非法排水等行為以可乘之機,給監管實施帶來巨大挑戰。
城市資金投入量Top 10
如圖7所示,在工業廢水治理方面投入最多的十大城市或是本身工業廢水排放量較大,或是為廢水再生利用而對出水水質要求較高(如北京)。這些城市占全國投入總量的15%,是工業廢水治理的積極分子。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還是比較了樂觀的造紙及紙製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紡織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儘管排放量近幾年來有所下降,但整體市場還比較廣闊。
更多工業廢水治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廢水治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