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將實現 9.3%的增長,達到 1,100 億美元, 2017 年平板顯示器的顯示面板發貨量將達到近 2 億平方米, 2017 年至 2022 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 4%。目前,中國已成為液晶顯示製造大國。以下是對液晶電腦發展前景的簡單解析。
通過對液晶電腦市場分析得知隨著三星顯示器重點轉移到OLDE上,將第五代LCD生產線出售給中國企業,而中國大陸面板產業高速發展,投產規模不斷提高。未來幾年LCD重心慢慢向中國轉移。未來幾年,隨著中國企業加大投資,LCD產能還將保持著增長,預計到2022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039億元。
隨著我國高世代面板線的不斷投建,將對全球面板產業產生較大影響,產線的升級,使得產線的調整能力加強。產能和技術落後的產線將會被淘汰。尤其伴隨著高世代線產能向中小尺寸轉移,將對整個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中小尺寸面板因客戶多,產品差異大,對企業的市場營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內終端和面板企業也加強了相互合作,對國外企業將產生較大影響,全球落後產能的淘汰速度進一步加快。
(1)液晶電視市場增速放緩
從產品生產線來說,目前國內新建生產線主要集中在TFT-LCD產品,且投資的都是高世代生產線,過去落後的產能線將會被淘汰。同時,基於目前市場上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的表現,多家面板廠已經發力,積極開拓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市場。總體來看,在液晶電視銷量逐漸放緩的趨勢下,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的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產品前景較好。
(2)超低功耗驅動技術
降低功耗一直是各廠家不斷探索的問題,尤其是針對移動設備而言,電池技術沒有得到革命性發展的情況下,螢幕是最耗電的組件,液晶螢幕的功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移動設備的待機時間。除了從液晶面板開口率、TFT材質等方面之外,液晶面板廠將會進一步優化驅動電路來降低液晶螢幕的耗電量。
(3)更高的刷新率
由於液晶顯示技術天生的「頑疾」,液晶分子在發生偏轉時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將這段時間稱為「響應時間」,因此在表現動態畫面時都會出現模糊不清的情況。尤其是平板電視,消費者關注的就是動態畫面的清晰度,在相應時間無法再提高的情況下,各大廠商只能通過刷新率來入手,而通過對液晶面板驅動電路部分的更新則是最為有效的。
最近,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企業的猛烈攻勢下,全球大型LCD面板市場上韓國LG Display、三星Display「兩強獨大」局面瓦解。未來韓LCD的市場份額將會縮小而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LCD份額將會不斷提高。隨著三星電子加快退出LCD業務,轉向售價更高的OLED業務,液晶面板線逐漸被關閉。另一方面部分台灣LCD廠商將其智慧型手機顯示屏產能投入利潤更高的筆記本顯示屏生產,力圖搶占三星留下的市場份額。
通過對液晶電腦發展前景的簡單解析得知先進的摸屏顯示器技術提供商已經從早期的紅外屏、四線電阻式屏發展到電容式觸控螢幕,現在又發展到了聲波觸控螢幕、五線電阻式觸控螢幕,而且尺寸正在向10英寸以上的電腦、電視發展。中國大陸追趕步伐,國內摸屏顯示器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目前國內摸屏顯示器市場正逐步成熟。好了,以上便是筆者對液晶電腦發展前景的簡單解析了。
更多液晶電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液晶電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