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高毒有機磷
農藥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因此,淘汰高毒有機磷農藥,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按步驟進行。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目前國內農藥工業現狀,展望21世紀的我國
殺蟲劑工業,將呈現以下特點:禁用高毒殺蟲劑將面臨艱巨的任務目前,高毒殺蟲劑在我國的一些地方使用非常普遍,在一些地區對
農產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超標率較高,特別是甲胺磷、氧樂果、對硫磷、水胺硫磷、克百威等農藥殘留的檢出率。另據中國環保總局和中國質量檢測協會提供的資料表明,中國出口產品頻遭各國綠色壁壘「封殺」。因此,儘快解決因高毒農藥使用而引起的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已成為我國農業部門和農藥工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如何解決這一難題,不僅需要相關行業的紮實工作和密切配合,更重要的是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
高毒有機磷農藥的禁用範圍將逐步擴大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已出台了一系列限用或禁用高毒農藥的政策和措施,要求全國各地加大對高毒農藥的監管和監測力度。目前,繼上海市率先在蔬菜上禁用甲胺磷等高毒農藥之後,全國又有許多個省市開始禁用,並且禁用範圍已逐步擴大到水果、
茶葉、中草藥材等
經濟作物。由此可以預見,隨著在其它主要作物上禁用高毒農藥的時機逐步成熟,在我國淘汰甲胺磷等高毒有機磷農藥為時不遠。
發展高毒有機磷農藥替代品種的市場潛力巨大按照「十五」規劃,5個高毒品種(甲胺磷、久效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氧樂果)的總產量要從1999年的11.77萬噸削減到2005年的2.33萬噸,削減80%以上,這將為我國發展高毒有機磷農藥替代品種提供巨大的市常高效低毒殺蟲劑將得到愈來愈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劑在我國發展很快,新產品不斷開發成功,並迅速得到推廣應用,如吡蟲啉、吡蟲清、殺撲磷、嘧啶磷、甲基嘧啶磷、二嗪磷、定蟲隆等,其中吡蟲啉的開發和推廣最為成功。此外,國外一些進口產品如銳勁特、除勁米蟎等也已成功地打入國內市場,其中,農地樂(毒死蜱+氯氰菊酯)、銳勁特、除盡已在我國得到大力推廣,用於防治各種蔬菜害蟲,棉鈴蟲以及在近幾年夏季的飛機滅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削減和禁用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力度進一步加大,高效低毒殺蟲劑將會得到愈來愈廣泛的應用。
生物殺蟲劑的發展前景廣闊
近年來,隨著國家禁用高毒農藥的力度加大,生物殺蟲劑在我國的發展加快,並重新受到重視。蘇雲金桿菌、阿維菌素和病毒殺蟲劑等已開始在一些主要作物上得到廣泛應用,並逐步將部分高毒有機磷農藥擠出市常隨著我國加入WTO,國際市場對發展中國家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進口嚴格限制,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在各國農業生產中將被嚴格限制或減少使用,生物殺蟲劑的市場需求將大大增加,其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和自身健康的日益關注,全球農業生產正開始從數量型向質量與安全型轉變,大力發展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型殺蟲劑及
生物技術已成為世界殺蟲劑工業的發展方向。就我國殺蟲劑工業的發展及高毒有機磷農藥替品種的開發,筆者提出六點建議:進一步加大淘汰甲胺磷等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力度農業部曾設想最晚到2004年淘汰甲胺磷,但這一方案一度在農藥行業中受阻。因為這個產品不僅農民喜歡使用,而且還有一定國際市場,可出口創匯。我國已經加入WTO,如果不儘快淘汰甲胺磷等高毒有機磷農藥,完成農藥行業的再一次升級換代,就無法與進口農藥產品競爭。因此,從現在起,我國農藥行業一定要進一步加大淘汰甲胺磷等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力度,爭取早日實現「十五」目標。
加強殺蟲劑新品種的創製開發工作
近年來,我國在殺蟲劑新品種的創製開發方面已取得一些進展,但只有硝蟲硫磷已獲得登記和建成投產(1000噸/年乳油中試),其它仍處在開發階段,還沒有形成生產規模。目前我國農藥生產企業有近2000家,但有自行研製開發農藥新品種能力的企業數量卻非常少。因此,在「十五」期間,我國農藥企業一定要加強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各自的優勢共同創製開發農藥新品種,同時要借鑑韓國的發展經驗,走出一條適合我國農藥工業發展的創製之路。
加大高效低毒殺蟲劑仿製品種的開發力度對於經濟實力不太雄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在加大新農藥創製研究
投資,增強開發實力的同時,仿製某些行政保護過期或專利即將到期的高效低毒品種顯得尤其重要。目前印度的農藥工業取得迅速發展,成為世界過專利期農藥第一生產大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近年來,高效低毒殺蟲劑在國外發展很快,新品種不斷開發成功,許多品種正在世界範圍內推廣應用。雖然這些高效低毒殺蟲劑品種還在專利保護之中,但它們的專利保護期限已為時不遠,我們應該有超前意識,加大對上述品種的開發力度。
進一步降低現有替代品種的生產成本
在殺蟲劑新品種開發中引入含氮雜環結構和含氟原子,使活性提高和選擇性增加,已成為開發高毒有機磷農藥替代品種的重要手段。但由於其合成工藝較為複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不利於替代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從目前已開發成功的替代品種來看,還沒有一個能在成本上同甲胺磷競爭。因此,進一步降低現有替代品種的生產成本將對淘汰高毒有機磷農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嚴格限制替代品種的使用範圍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農藥,殺蟲劑也不例外,即使是一些替代品種,對環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借鑑高毒有機磷農藥的污染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農藥工業發展瓶頸的教訓,對於這些替代品種的不利影響絕對不能忽視,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在推廣應用中需要嚴格限制使用範圍。
加強復配製劑和新劑型的開發工作
目前在我國,高毒有機磷農藥替代品種的登記呈現上升趨勢。在製劑的開發方面,要加強復配製劑的開發,選擇配對品種時應注意防效的互補作用,並擴大防治範圍,切忌與高毒農藥品種復配,同時要注重提高規模效益和不斷降低銷售價格,以擴大替代品種的市場占有率。此外,在新劑型開發方面,要大力發展以水為基質或固體的高效新劑型(如水乳劑、微乳劑、懸浮劑、幹流動劑、水分散粒劑、微膠囊劑及高效種衣劑等),儘量限制乳油、粉劑等劑型的使用,以減少有機溶劑或粉塵對環境的嚴重污染。
加大生物殺蟲劑的開發力度
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在無公害生物農藥的開發方面並不處於劣勢,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在生物技術的開發和創新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為進一步發展生物殺蟲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外,我國的微生物資源特別豐富,國內的土壤、氣候、
農作物的多樣性以及微生物多樣性,使我國發展生物殺蟲劑得天獨厚。因此,在「十五」期間,我國農藥行業應充分利用這種優勢,跟蹤國外生物農藥及生物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加大對生物殺蟲劑的開發力度。
更多殺蟲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殺蟲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