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地下儲氣庫在現代能源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於確保能源供應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下是2024年地下儲氣庫行業現狀分析。
《2024-2029年中國地下儲氣庫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地下儲氣庫數量穩中有升,2023年全球地下儲氣庫數量增至679座,較2022年增加12座。
全球地下儲氣庫主要分布於北美和歐洲等地,2023年北美地下儲氣庫數量占比達到66.13%,歐洲占比約為20%。
中國地下儲氣庫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22年11月,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加快儲氣能力建設專題推進會,要求油氣企業強化儲氣設施建設。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地下儲氣庫30座,形成調峰能力23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消費量5.8%。預計到2025年,中國地下儲氣庫數量將增加至40座左右,總工作氣量有望突破200億立方米,占當年天然氣消費總量的比例預計將從目前的5%提升至8%以上。
中國石油及其附屬公司是國內地下儲氣庫最大運營主體。2023年,中國石油在役儲氣庫20座,調峰能力196億立方米,占全國能力的85%。
目前,中國克服了建庫地質條件差、滷水消化慢等外部困難,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形成了勘探、鑽井、設計、建設、運行、監測一體化建庫技術,研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和新裝備。
能源轉型與可再生能源的興起: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關注增加,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的比例上升,對天然氣的需求也在上升。地下儲氣庫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地下儲氣庫可有效平衡供需波動,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供支持。
新技術的應用:先進的地質勘探和儲氣技術(如三維地震成像技術)提高了儲氣庫的選址和開發效率。同時,監測和控制技術的進步,有助於提高地下儲氣庫的安全性和運行效率。智能化管理系統的應用使得地下儲氣庫的運營更加高效,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可以優化儲氣過程,提高資源利用率。
能源政策的變化:各國政府為確保能源安全和供應穩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來支持地下儲氣庫的發展。這包括對基礎設施投資的支持以及對儲氣庫運營的監管政策。隨著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加劇,環保法規和政策日益嚴格,促進了地下儲氣庫在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改進。
多元化儲存介質:除了天然氣,未來地下儲氣庫可能會逐步擴展到氫氣等其他氣體的儲存,這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
總之,地下儲氣庫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市場需求的增長、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將持續推動行業的發展。企業需關注市場動態,積極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優化,以適應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更多地下儲氣庫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地下儲氣庫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