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0日,全國75.6%的重點外貿企業復產率超過70%,這一數字比上周又提升了4.2個百分點。湖北省也有超過50%的外貿企業復產率超過70%。我國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現在已取得積極成效,不過受海外疫情影響,面臨外圍需求萎縮、訂單流失等問題。為此需要進一步出台穩定需求的措施,拓展多元化市場和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產業鏈優化升級,及時滿足疫情期間相應產品或服務的外部需求;同時積極擴大內需,做好出口轉內銷的工作。
記者梳理髮現,為降低疫情對外貿的負面影響,近期,廣東、浙江、河南、甘肅、江蘇、山東、陝西、黑龍江、廣西、江西等多地相繼出台具體舉措,商務部、工信部、央行、海關、貿促會、信保等部門也紛紛出台扶持政策。
以重慶市為例,3月30日《重慶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外貿穩外資若干政策》提出支持企業有序復工達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物流成本、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加強外貿法律援助、優化出口退稅服務等12條政策。
再以江西省為例,圍繞外貿企業遇到的難點和堵點,從支持員工返崗、市場開拓、信保融資等方面出台應對疫情穩外貿措施。同時,上線數字外貿服務平台助力企業海外接單,實施「一對一」幫扶,為企業購買復工復產險,給企業主和員工吃下定心丸。
此外,還有多省市幫助外貿企業做好「出口轉內銷」工作。例如,浙江省多地人民政府紛紛和拼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多家外貿企業轉戰電商平台,促進出口轉內銷。
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江蘇省政府4月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強調要落實金融支持、稅費減免、援企穩崗等政策,形成惠企援企政策合力。
劉向東表示,穩住外貿基本盤就要充分發揮我國全產業鏈的優勢,鼓勵和支持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推動優化升級,推動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海外市場,包括支持建立海外倉、拓寬跨境電商渠道等;同時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並在生產、流通和通關等各環節提供便利化措施,在保證防控安全的情況下,提振出口。
進出口貨物能夠快速到達消費者手裡,受益於政策扶持幫助。商務部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等22條措施。海關總署從減免滯報金和滯納金等4個方面推出新措施,進一步降低通關成本,比如在湖南長沙,當地海關推出網上作業、網上辦事、「7×24小時」通關服務,儘可能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便利。在上海,當地政府出台包括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等11條政策措施,跨境電商平台的作用得到極大凸顯。
跨境電商平台和企業也在積極自救。在浙江杭州,隨著國際航線減少,商業包機常態化運營成為杭州至歐洲地區跨境電商出口的特色項目。很多外貿企業提前預判,備足了物資。
跨境平台eBay(電子港灣公司)全球副總裁、國際跨境貿易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鄭長青表示,中國各級政府部門採取了針對性幫扶企業的措施,像減免房租、下調貸款利率、延期還本付息、部分返還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完善稅收減免政策等措施,降低了企業負擔,保障了企業融資需求,對於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無疑是雪中送炭。對跨境電商來說,海關加快清關速度,各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提供海外倉信息服務,幫助企業利用海外倉擴大出口以及支持市場採購貿易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等,更夯實了跨境電商長遠發展的基礎。
更多外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外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