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占GDP比重提升為2.9%,疫情影響下依舊是增長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工業網際網路從概念到落地,再到如今已是風生水起。
作為5G應用最重要的下游板塊之一,工業網際網路板塊經歷了由政策催化,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需求不斷釋放的過程,我們認為未來政策不斷推進,疊加國產化需求,該行業將加速落地。新一批高質量的公司上市如中控技術、中望軟體等,將提升該板塊整體市場的關注度,同時上市資金將帶來新一輪產業技術落地,加速行業整合,有望實現由點到面的不斷突破。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5G核心下游應用,有望實現從點到面的突破。過去由於工業網際網路需求相對零散,同時通信基礎設施薄弱,影響行業發展進程。2020-2025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研究及市場投資決策報告指出,在疫情的背景下,新基建是國家拉動經濟的核心推力,5G建設以及通信基礎設施不斷提升是實現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石,政策鼓勵工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深度對接合作,利用5G改造工業網際網路內網,升級內外網絡。我們認為網絡通訊基礎設施的完善,將更好的滿足下游企業信息化的需求,將點需求連接成面,掃除信息傳遞的障礙。
產業升級疊加國產化需求,政策扶持力度有望加大。當前國家關注企業數位化轉型,希望通過更高程度的信息化實現精細化,特別在中美摩擦持續加劇,工業軟體國產化需求日益強烈,相關政策持續關注。7月10日,工信部最新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專項工作組2020年工作計劃》,從十個方面對工業網際網路落地提出新的任務,特別是《工作計劃》提出打造10個標杆網絡,推動100個重點行業龍頭企業、1000個地方骨幹企業開展工業網際網路內網改造升級,以及推動40萬家企業上雲上平台,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開展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營管理等服務,同時計劃明確指出將出台《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我們認為由於工業網際網路在國產化的背景下將持續受到政策的高度關注,政策紅利將加速產業落地。
高質量公司上市,借力資本加速產業整合。隨著科創板的推出,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創公司提供了上市的綠色通道。過去由於資金以及外部環境等原因,國內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特別是具有核心自主技術的公司發展較為緩慢,相關產品滲透不足。我們認為科創板的推出,資金不再成為限制技術落地的核心要素,同時新一批高質量擁有核心自主技術的公司上市如中控技術、中望軟體等,將提升該板塊整體市場的關注度,上市資金將帶來新一輪產業技術落地,加速行業整合。
從平台和應用層面,建議關注中控技術、中望軟體、鼎捷軟體、寶信軟體、用友網絡、東方國信、賽意信息等;安全層面,建議關注奇安信、深信服、安恆信息、格爾軟體等。
日前包括上海、湖南、重慶等地密集謀劃啟動一批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和平台建設,加快拓展「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以進一步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區域發展高地。
7月28日,上海召開工業網際網路工作推進會議,提出到2022年上海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規模實現從800億提升至1500億元,成為全國工業網際網路資源配置、創新策源、產業引領和開放合作高地。此前,湖南設立首個「5G+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提出到2022年建設5個國家級應用項目、10個省級應用項目,打造70個切實可用的應用場景、2個以上的公共服務平台等。蘇州工業園區也召開「5G+工業網際網路」工作推進大會,明確將加強項目引進和培育,同時在人才、資金、資源等方面給予產業發展足夠的保障,助力拓展「5G+工業網際網路」新高地。
當前在5G技術和相關政策加持下,工業網際網路正在釋放經濟發展新潛能。不過業內也指出,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場景的深度和廣度有待進一步拓展。賽迪智庫無線電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彭健表示,下一步需要以「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實施為契機,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作用,打造一批全要素、全環節高效互聯互通的優秀案例。
更多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