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的淡旺季分布主要和服裝面料的生產和消費節奏相關。傳統服裝消費需求上,短纖的消費在一年內有兩個旺季,分別為3-5月和8-10月,其他時間為淡季。
短纖的需求情況從下游需求來看聚酯短纖下游需求主要應用在紡紗制線,占比達到76%以上,還有一部分應用於無紡布和填充料,填充料的需求近兩年有所增加。
從下游需求主要集中的地點來看,短纖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在江蘇、福建和浙江;貿易物流從東到西,從沿海到內陸,南北雙向。江蘇的短纖主要流向山東、河北、安徽等地浙江的短纖主要流向安徽、江西、湖北等地;福建的短纖主要流向江西、湖北、廣東等地。江蘇、浙江、福建三地市場互聯互通,存在交叉採購的現象。
截止2019年,短纖產能759萬噸,產量610萬噸,表觀消費688萬噸,消費量穩步增長。19年國內產量增速13.6%,產能增速7.6%,產量增速高於產能增速,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由於前期投產產能達產,另一方面得益於低庫存下短纖開工率提高。
值得關注的是,滌綸短纖主要運用在三大領域當中:紡織紗線,占比77%,終端產品為服裝、家紡、裝飾布等;非織造物,占比17%,終端產品為濕巾、口罩等;填充用,占比6%,終端產品為冬衣、被枕、玩具等。
專業人士表示,中國紡織服裝占全球份額還將加速下降,如果不採取保護國內產業鏈措施,不加分別地鼓勵產業轉移,可能中國地份額幾年之內會被東協國家超過,從而削弱、損害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基礎和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