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國內消費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疫情對紡織企業生產運營的負面影響逐漸下降,二季度起,棉紡織企業設備的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運行質效逐步改善,企業對行業未來發展信心逐漸提升。
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50.80,總體看,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度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1月,中國多地接連發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暫時受到一定影響,在各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積極應對、科學防控、精準施策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穩定恢復。
1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50.80。原料方面,市場價格漲幅擴大,春節前夕,企業繼續增加原料庫存,原料採購量上升;產銷存方面,企業陸續開始安排放假,生產有所放緩。紡紗廠訂單良好,基本可排至4-5月份,市場價格堅挺;織布廠訂單以內銷為主,訂單可維持1-2個月,以小批量多品種為主。
其中,1月,棉紡織企業經營指數為47.57。當月,在上游棉花、化纖短纖價格上漲的帶動下,紗、布銷售價格進行了同步漲價,各支數紗線漲幅均超過1000元人民幣/噸。利潤方面,多數企業表示處於保本經營或微利狀態,少數企業表示利潤較前期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1月,企業信心指數為54.73。雖然當月國內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但在各級政府部門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數企業表示春節後國內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外銷方面,隨著疫苗不斷上市,產能持續增加,國外疫苗接種有序推進,歐美市場復甦進度或將加快,對於後市,中國企業有較強的信心。
據悉,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採集自全國近500家次棉紡織企業,參考國家製造業PMI等指數制定方式,通過對多個主要指標加權計算得出,當指數高於50,表示棉紡織行業本月景氣程度好於上月,低於50則表示本月景氣程度不及上月。
本月棉價沖高回落,新花大量上市,紡織按需補庫,但企業採購比較謹慎。截至11月30日,紡織企業在庫棉花工業庫存量為72.77噸,較上月底上升0.65萬噸,同比增加0.45萬噸。其中24%企業減少棉花庫存,34%增加庫存,42%基本保持不變。紡織企業用新疆棉比例增加,地產棉比例減少,進口棉比例減少。
紡織企業使用新疆棉占總用棉量的89.65%,較上月增加0.44個百分點,同比增加0.95個百分點,其中儲備新疆棉占比為12.12%,本年度新疆棉占比為87.88%。
紡織企業使用地產棉比重為2.92%,較上月減少0.11個百分點。其中儲備地產棉占比為7.96%,本年度地產棉占比為92.04%。紡織企業使用進口棉比重為7.43%,較上月減少0.33個百分點,同比減少1.02個百分點。
更多棉紡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棉紡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