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多個養殖大省受到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局部大豬提前出欄,能繁母豬損失量較大。全國生豬存欄量連續兩個月回落,生豬產能復甦節奏受到干擾,造成養殖端豆粕採購量和提貨量下降,油廠端豆粕庫存持續增加,成為豆粕價格回暖的重要阻力。
非洲豬瘟疫情加劇國內生豬存欄跌勢,並對企業補欄造成不利影響。養殖端飼料需求減弱,令豆粕庫存持續上升。華南部分油廠甚至出現豆粕脹庫,油廠降價去庫存壓力仍未緩解。
3、4月份進口大豆預報到港量偏低有利於豆粕市場消化庫存,但巴西大豆增產預期較強,中美關係改善預期下中國有望擴大美豆進口,進而擴大國內豆粕市場供應過剩局面。
連日來豆粕和菜粕期貨持續回落,技術上的破位下行更增加油廠套保壓力,多頭心理受到嚴重衝擊。粕類期貨主力資金移倉轉戰遠月,短期市場止跌企穩難度依然不小。
目前巴西豆農正在抓緊收割,農業諮詢機構AgRural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上周末,巴西大豆收割率為46%,落後於去年同期的59%,周度收割率推進了11個百分點。
據諮詢機構Safras稱,截至上周五,巴西農戶已經預售了62.7%的2020/2021年度大豆預期產量。隨著巴西大豆上市量增加,港口付運數量也將快速上升。對於中國市場而言,進口大豆到港壓力延後釋放,到港高峰期將在5月體現。
據貿易商統計數據顯示,2-3月份國內進口大豆到港總體數量偏低,平均620-630萬噸,初步預計4月份大豆到港量約為700-720萬噸,5月份之後到港量逐漸增大,可能達到1000萬噸附近,6月份預計到港980萬噸,7月份預計900-930萬噸。隨著進口巴西大豆到港量恢復正常,我國遠期大豆供應將重回寬鬆狀態。
巴西大豆收割延遲以及阿根廷乾旱的影響目前已被市場消化,從全球大豆供需基本面看,南美整體實現豐產目標正成為制約美豆上行的阻力。
美國農業部將於3月底公布種植意向報告,美國大豆庫存見底以及高價為豆農帶來豐厚收益,美國農民沒有理由不擴種大豆。美豆面積增加將為美豆穩產增產打下重要基礎。
國內外大宗商品炒作通脹的情緒有所降溫,美豆要想站穩並拓展1400美分/蒲式耳之上的空間,需要積攢新的上漲動能。
國內豆粕市場因美豆滯漲和需求疲軟而保持弱勢調整節奏,在進口大豆到港量重回升勢後,新的供應壓力仍會對豆粕市場回暖構成阻力。
更多豆粕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豆粕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